中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和优化管理--基于非结构化分析法与修正阿格沃尔模型的研究
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9页 |
1 导论 | 第9-19页 |
·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| 第9-10页 |
·外汇储备的相关界定 | 第10-12页 |
·外汇储备的定义 | 第10-11页 |
·适度外汇储备的定义 | 第11页 |
·外汇储备的功能 | 第11-12页 |
·国内外研究的文献综述 | 第12-17页 |
·国外的研究文献综述 | 第12-15页 |
·国内研究的文献综述 | 第15-17页 |
·论文的结构与安排 | 第17页 |
·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| 第17-19页 |
2 适度外汇储备规模测度的相关方法 | 第19-27页 |
·比例分析方法 | 第19-20页 |
·成本收益分析方法 | 第20-22页 |
·海勒模型 | 第20-21页 |
·阿格沃尔模型 | 第21-22页 |
·回归分析方法 | 第22-24页 |
·弗兰德斯(Flanders)模型 | 第22-23页 |
·弗伦克尔(Frenkel)模型 | 第23页 |
·埃尤哈(Iyoha)模型 | 第23-24页 |
·缓冲存货理论 | 第24-25页 |
·货币需求理论 | 第25-26页 |
·非结构化分析方法 | 第26-27页 |
3 中国外汇储备的现状 | 第27-32页 |
·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汇储备的变化 | 第27-29页 |
·我国大量外汇储备形成的原因 | 第29-30页 |
·超额外汇储备造成的影响 | 第30-32页 |
4 基于非结构化分析法的研究 | 第32-43页 |
·变量选取的说明 | 第32-33页 |
·研究方法的说明 | 第33页 |
·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的测算 | 第33-43页 |
·平稳性分析 | 第33-34页 |
·协整检验 | 第34-37页 |
·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| 第37-38页 |
·模型的结论与分析 | 第38-43页 |
5 基于修正阿格沃尔模型的分析 | 第43-55页 |
·阿格沃尔模型的改进 | 第43-45页 |
·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的确定 | 第45-54页 |
·交易性外汇储备与调节性外汇储备的确定 | 第46-47页 |
·干预性外汇储备需求的确定 | 第47-48页 |
·偿债性外汇储备需求的确定 | 第48-49页 |
·FDI利润外汇储备需求的确定 | 第49-50页 |
·居民用汇储备需求的确定 | 第50-51页 |
·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的确定 | 第51-52页 |
·模型的结论与分析 | 第52-54页 |
·两种实证结论的比较分析 | 第54-55页 |
6 优化我国的外汇储备管理 | 第55-61页 |
·外汇储备管理模式的国际比较 | 第55-58页 |
·日本的外汇储备管理模式 | 第55-56页 |
·韩国的外汇储备管理模式 | 第56-57页 |
·新加坡的外汇储备管理模式 | 第57页 |
·外汇储备管理模式的比较 | 第57-58页 |
·外汇储备管理的优化建议 | 第58-61页 |
附录 | 第61-6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6-70页 |
后记 | 第70-7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