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0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8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10-11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1-12页 |
·理论意义 | 第11页 |
·实际应用价值 | 第11-12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6页 |
·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·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3-15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 | 第15-16页 |
·研究思路及框架 | 第16-18页 |
第二章 重庆制造业发展现状 | 第18-32页 |
·重庆工业概况 | 第18-22页 |
·重庆工业经济总量实现“双突破”,总体经济实力快速壮大 | 第19-20页 |
·主要行业快速增长,工业经济活力不断增强 | 第20-21页 |
·重庆工业结构不断优化,工业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不断增强 | 第21-22页 |
·重庆制造业概况 | 第22-27页 |
·重庆制造业支柱产业概况 | 第24-26页 |
·重庆制造企业基本情况 | 第26-27页 |
·重庆制造业物流需求特性及物流需求满足状况 | 第27-32页 |
·重庆制造业物流需求特性 | 第28-29页 |
·重庆制造业物流需求满足状况 | 第29-32页 |
第三章 满足制造业物流需求的第三方物流特性 | 第32-40页 |
·重庆物流业基本状况 | 第32-38页 |
·重庆物流基础设施情况 | 第32-35页 |
·重庆物流市场构成情况 | 第35-37页 |
·重庆物流市场主要客户构成 | 第37-38页 |
·满足制造业物流需求的第三方物流特性 | 第38-40页 |
·能为制造企业提供运输、仓储等服务及其他相关增值服务 | 第38页 |
·具有发展针对制造业的非资产型物流服务的能力 | 第38页 |
·依托物流人才提供咨询等管理服务 | 第38-39页 |
·能通过搭建信息平台,整合物流资源 | 第39页 |
·能够为制造企业提供集成式、一体化的物流服务 | 第39-40页 |
第四章 重庆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必要性 | 第40-45页 |
·物流业是促进制造业良好发展的保证 | 第40-41页 |
·制造业提升竞争力需要与物流业协同发展 | 第40-41页 |
·制造业降低运营成本需要与物流业无缝对接 | 第41页 |
·制造业是物流业发展的动力 | 第41-43页 |
·物流业的发展有赖于制造业物流需求的大量释放 | 第42页 |
·物流市场的发展需要制造业与物流业深度联动 | 第42-43页 |
·两业联动促进重庆区域经济发展 | 第43-45页 |
·两业联动带动重庆区域产业结构升级 | 第43页 |
·两业联动提高重庆制造业和物流业对经济发展的带动力 | 第43-45页 |
第五章 国内外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经验及借鉴 | 第45-53页 |
·国内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经验及借鉴 | 第45-47页 |
·各级地方政府大力支持是两业联动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| 第45-46页 |
·加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,促进制造业与物流业信息共享、标准对接 | 第46页 |
·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促进物流外包速度加快 | 第46页 |
·物流企业向规模化经营和专业化服务扩展 | 第46-47页 |
·国外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经验及借鉴 | 第47-51页 |
·美国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经验 | 第47-48页 |
·欧洲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经验 | 第48-50页 |
·日本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经验 | 第50-51页 |
·国内外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启示 | 第51-53页 |
·物流业与制造业共同发展、联动双赢 | 第51页 |
·重视信息技术发展,加强制造业与物流业信息共享,标准对接 | 第51页 |
·致力于发展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| 第51-52页 |
·加大政府政策支持力度,引导两业联动健康发展 | 第52-53页 |
第六章 重庆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模式与实现路径 | 第53-73页 |
·重庆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意义 | 第53-55页 |
·联动发展促进重庆制造业结构调整升级 | 第53页 |
·联动发展有利于降低重庆制造企业整体成本 | 第53-54页 |
·联动发展有利于提升重庆制造业核心竞争力 | 第54页 |
·联动发展可以促进重庆制造业物流需求的释放 | 第54页 |
·联动发展有利于提高物流企业的专业化水平和竞争力 | 第54-55页 |
·重庆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基础 | 第55-57页 |
·重庆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政策基础 | 第55页 |
·重庆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经济基础 | 第55-56页 |
·重庆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社会环保基础 | 第56页 |
·重庆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信息技术基础 | 第56-57页 |
·重庆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模式及评价 | 第57-68页 |
·重庆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模式 | 第57-59页 |
·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模式评价 | 第59-65页 |
·重庆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模式——战略联盟 | 第65-68页 |
·重庆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实现路径 | 第68-73页 |
·制造企业层面实现路径 | 第68-70页 |
·第三方物流企业层面实现路径 | 第70-71页 |
·政府为实现两业联动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| 第71-73页 |
第七章 重庆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对策措施 | 第73-80页 |
·重庆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可能存在的问题及障碍 | 第73-76页 |
·对现代物流的认识偏差导致两业联动过程中协调困难 | 第73页 |
·制造业流程重组开展困难 | 第73-74页 |
·制造企业物流管理滞后导致重庆两业联动开展困难重重 | 第74页 |
·物流企业能力不足降低制造企业对物流企业的信任 | 第74-75页 |
·企业文化差异导致合作冲突 | 第75页 |
·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缺少交流平台和合作模式 | 第75页 |
·对两业联动发展支持力度有待加强 | 第75-76页 |
·重庆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对策措施 | 第76-80页 |
·加大对物流业的扶持力度,降低企业成本 | 第76页 |
·提高制造企业物流服务社会化程度 | 第76-77页 |
·扶持发展大型龙头物流企业,增强物流企业一体化服务能力 | 第77-78页 |
·建立物流公共信息平台,加强制造业信息化进程 | 第78页 |
·求同存异,促进企业文化融合 | 第78-79页 |
·加大对物流企业投融资的政策支持 | 第79页 |
·组织实施联动发展示范工程和重点项目 | 第79-80页 |
第八章 结论 | 第80-81页 |
致谢 | 第81-8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2-85页 |
附录 | 第85-90页 |
附录A:重庆市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调研问卷——物流企业版 | 第85-87页 |
附录B:重庆市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调研问卷——工业企业版 | 第87-90页 |
附录C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著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| 第9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