跨地区高清视频会议网络的规划及设计
| 摘要 | 第1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9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3页 |
| ·设计背景 | 第9页 |
| ·视频会议网络发展现状 | 第9-10页 |
| ·高清视频会议网络设计原则 | 第10-11页 |
| ·论文结构及主要工作 | 第11-13页 |
| 第二章 跨地区高清视频会议网络建设相关技术 | 第13-17页 |
| ·以太网技术 | 第13-14页 |
| ·交换以太网 | 第13页 |
| ·快速以太网 | 第13页 |
| ·千兆以太网 | 第13-14页 |
| ·虚拟局域网(VLAN)技术 | 第14页 |
| ·VLAN 概念 | 第14页 |
| ·VLAN 的主要优点[9] | 第14页 |
| ·第三层交换技术 | 第14-15页 |
| ·DMZ 技术 | 第15-17页 |
| ·DMZ 概念 | 第15-16页 |
| ·DMZ 网络访问控制策略 | 第16-17页 |
| 第三章 系统需求分析 | 第17-23页 |
| ·网络及资源现状 | 第17-18页 |
| ·建设目标及应用需求 | 第18-19页 |
| ·网络带宽需求 | 第19-21页 |
| ·网络质量需求分析 | 第21-23页 |
| 第四章 系统设计与实现 | 第23-45页 |
| ·总体设计 | 第23-26页 |
| ·高清视频会议传输载体选择 | 第24页 |
| ·高清视频会议主干网络拓扑结构设计 | 第24-25页 |
| ·视频专用网双备互连 | 第25-26页 |
| ·网络技术选型 | 第26-29页 |
| ·技术选型概述 | 第26-27页 |
| ·接入层技术选型 | 第27页 |
| ·汇聚层技术选型 | 第27-28页 |
| ·核心层技术选型 | 第28页 |
| ·网络出口技术选型 | 第28页 |
| ·网络质量保障技术选型 | 第28-29页 |
| ·网络设备选型 | 第29-33页 |
| ·网络设备概述 | 第29-30页 |
| ·路由器交换机选型标准 | 第30-31页 |
| ·主要设备选型 | 第31-33页 |
| ·详细设计及实现 | 第33-35页 |
| ·公司总部拓扑结构 | 第33-34页 |
| ·广东分公司拓扑结构 | 第34-35页 |
| ·路由区域设计 | 第35-37页 |
| ·网络 IP 地址及 VLAN 划分 | 第37-43页 |
| ·IP 地址划分原则 | 第37页 |
| ·IP 选择依据及 VLAN 划分依据 | 第37-39页 |
| ·VLAN 划分总则 | 第39页 |
| ·IP 地址段划分 | 第39-43页 |
| ·QoS 控制 | 第43-45页 |
| ·时延控制 | 第43-44页 |
| ·抖动控制 | 第44页 |
| ·丢包率控制 | 第44-45页 |
| 第五章 实践测试 | 第45-51页 |
| ·实验部署 | 第45-46页 |
| ·实验网络组建 | 第45页 |
| ·实验目标及配置 | 第45-46页 |
| ·测试过程 | 第46-49页 |
| ·网络质量测试 | 第46-48页 |
| ·MSTP 测试结果 | 第48页 |
| ·VRRP 设备热备验证结果 | 第48-49页 |
| ·模拟视频会议效果 | 第49页 |
| ·测试结论分析 | 第49-51页 |
| 第六章 设计心得与展望 | 第51-54页 |
| ·主要工作和设计成果 | 第51-52页 |
| ·不足与展望 | 第52-54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4-56页 |
| 附录 1 | 第56-59页 |
| 附录 2 | 第59-60页 |
| 附录 3 | 第60-85页 |
| 致谢 | 第85-86页 |
| 附件 | 第8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