独立光伏发电系统储能技术及放电管理的研究
| 摘要 | 第1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11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11-17页 |
| ·课题研究背景 | 第11-12页 |
| ·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| 第12-15页 |
| ·国内外光伏产业的现状分析 | 第12-13页 |
| ·国内外储能及蓄电池管理的研究现状 | 第13-15页 |
| ·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15页 |
| ·本文组织结构 | 第15-17页 |
| 第2章 独立光伏发电系统研究 | 第17-29页 |
| ·独立光伏发电系统的整体结构设计 | 第17页 |
| ·光伏电池的工作原理及等效电路 | 第17-20页 |
| ·光伏电池的工作原理 | 第17-18页 |
| ·光伏电池的等效电路 | 第18-19页 |
| ·光伏电池的种类 | 第19-20页 |
| ·太阳能充电控制器分析 | 第20-21页 |
| ·控制器的结构分析 | 第20页 |
| ·控制器的应用原理 | 第20-21页 |
| ·蓄电池的工作原理与特性分析 | 第21-27页 |
| ·蓄电池的工作原理 | 第22页 |
| ·蓄电池的电特性及相互关系 | 第22-24页 |
| ·影响蓄电池输出容量的因素 | 第24-25页 |
| ·蓄电池寿命的影响因素 | 第25-27页 |
| ·蓄电池放电模块的电路设计 | 第27页 |
| ·蓄电池放电模块必要性分析 | 第27-28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28-29页 |
| 第3章 独立光伏系统储能技术及模型分析 | 第29-43页 |
| ·蓄电池的建模及储能分析 | 第29-35页 |
| ·蓄电池的建模方法与原则 | 第29-30页 |
| ·常用蓄电池模型 | 第30-32页 |
| ·蓄电池储能分析 | 第32-35页 |
| ·蓄电池--超级电容器建模及储能分析 | 第35-40页 |
| ·超级电容器介绍及原理分析 | 第35-36页 |
| ·超级电容器结构及等效模型 | 第36-37页 |
| ·蓄电池-超级电容器建模分析 | 第37-39页 |
| ·混合储能供电系统 | 第39-40页 |
| ·光伏制氢储能—燃料电池发电系统 | 第40-42页 |
| ·系统构成 | 第40-41页 |
| ·系统运行原理 | 第41页 |
| ·光伏制氢储能系统的应用前景 | 第41-42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42-43页 |
| 第4章 放电控制及温度补偿研究设计 | 第43-53页 |
| ·DOD 控制电路 | 第43-45页 |
| ·DoD 理论分析 | 第43-44页 |
| ·DoD 控制电路设计 | 第44-45页 |
| ·温度补偿电路的分析与设计 | 第45-49页 |
| ·采用温度补偿电路的必要性 | 第46-47页 |
| ·温度补偿电路设计 | 第47-48页 |
| ·温度补偿在放电控制中的工作原理 | 第48-49页 |
| ·实验数据及分析 | 第49-51页 |
| ·DoD 控制电路实验数据及分析 | 第49-50页 |
| ·温度补偿电路实验数据及分析 | 第50-51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51-53页 |
| 第5章 交替充放电电路的研究与设计 | 第53-65页 |
| ·交替充放电设计理论基础 | 第53-55页 |
| ·容量的基本计算方法 | 第53页 |
| ·蓄电池剩余容量的数学模型分析 | 第53-55页 |
| ·交替充放电电路设计 | 第55-60页 |
| ·电路设计方案 | 第55-56页 |
| ·电路设计原理 | 第56-58页 |
| ·仿真分析 | 第58-59页 |
| ·实验分析 | 第59-60页 |
| ·实验问题分析 | 第60-63页 |
| ·竞争现象的分析 | 第60页 |
| ·电磁兼容问题分析 | 第60-62页 |
| ·功耗问题分析 | 第62-63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63-65页 |
| 结论 | 第65-67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7-71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| 第71-72页 |
| 致谢 | 第72-73页 |
| 作者简介 | 第7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