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速公路陡坡路段粘弹性防滑面层研究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0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23页 |
·选题的意义及背景 | 第10-12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 | 第12-19页 |
·抗滑路面研究现状 | 第12-16页 |
·废旧橡胶轮胎利用研究现状 | 第16-19页 |
·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19-23页 |
·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| 第21页 |
·技术路线 | 第21-23页 |
第二章 长大陡坡路段安全特性及安全措施 | 第23-36页 |
·汽车行驶特性分析 | 第23-27页 |
·汽车的行驶阻力 | 第23-26页 |
·汽车驱动力 | 第26页 |
·汽车的动力方程 | 第26-27页 |
·连续下坡事故机理分析 | 第27-29页 |
·汽车陡坡路段平衡条件 | 第27-28页 |
·汽车制动器的热衰退及其工作恒定性 | 第28-29页 |
·长大陡坡路段的界定 | 第29-31页 |
·长大陡坡下坡路段辅助安全措施 | 第31-34页 |
·粘弹性阻尼抗滑路面的研发思路 | 第34-3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5-36页 |
第三章 沥青混合料级配组成优化设计 | 第36-55页 |
·原材料选取 | 第36-41页 |
·橡胶的选取 | 第36-39页 |
·沥青 | 第39-40页 |
·纤维 | 第40-41页 |
·集料性能检测 | 第41-42页 |
·基础级配组成设计 | 第42-53页 |
·骨架嵌挤密实型级配的试验设计 | 第42-52页 |
·常规SMA和AC配合比的试验设计 | 第52-5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3-55页 |
第四章 成型工艺研究 | 第55-68页 |
·混合料压实特性影响因素研究 | 第55-57页 |
·压实方法的影响 | 第55-56页 |
·击实温度的影响 | 第56-57页 |
·橡胶添加方式的影响 | 第57页 |
·室内成型工艺研究 | 第57-63页 |
·正交实验设计 | 第57-59页 |
·正交实验分析 | 第59-63页 |
·混合料外掺剂选取及橡胶颗粒表面处理工艺 | 第63-65页 |
·橡胶颗粒预处理方案确定 | 第63-64页 |
·橡胶颗粒沥青混合料配方优化 | 第64-65页 |
·橡胶颗粒沥青路面施工工艺的拟定 | 第65-67页 |
·粗橡胶颗粒沥青混合料的拌合与运输 | 第66页 |
·橡胶颗粒沥青混合料碾压工艺的初定 | 第66-6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7-68页 |
第五章 粘弹性阻尼抗滑路面抗滑性能分析 | 第68-88页 |
·轮胎-路面摩擦机理研究现状与测试方法 | 第68-74页 |
·机械啮合理论 | 第68页 |
·分子吸引理论 | 第68-69页 |
·静电理论 | 第69页 |
·分子—机械理论 | 第69页 |
·粘着理论 | 第69-74页 |
·路面抗滑性能测试方法 | 第74-76页 |
·路面摩擦性能的影响因素 | 第76-77页 |
·路表构造特征 | 第76-77页 |
·环境因素 | 第77页 |
·污染介质的影响 | 第77页 |
·车速的影响 | 第77页 |
·混合料粘弹性阻尼分析 | 第77-82页 |
·混合料抗滑性能衰减规律研究 | 第82-8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86-88页 |
第六章 实体工程 | 第88-107页 |
·试验路简介 | 第88页 |
·试验路铺筑 | 第88-99页 |
·原材料性能检测 | 第88-94页 |
·生产配合比设计 | 第94-99页 |
·混合料生产及摊铺 | 第99-104页 |
·施工前准备工作 | 第99-100页 |
·混合料的生产、运输、摊铺和碾压 | 第100-104页 |
·开放交通及其他 | 第104页 |
·试验段路面性能检测 | 第104-10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05-107页 |
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107-110页 |
·主要结论 | 第107-108页 |
·展望 | 第108-110页 |
致谢 | 第110-11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11-115页 |
在学期间发表的论著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| 第11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