隧道初期支护力学分析及参数优化研究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1页 |
1 绪论 | 第11-27页 |
·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| 第11-13页 |
·问题的提出 | 第11-12页 |
·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12-13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3-23页 |
·隧道锚杆支护技术及支护机理的研究现状 | 第13-17页 |
·隧道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及理论的研究现状 | 第17-21页 |
·隧道初期支护受力分析的研究现状 | 第21-23页 |
·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| 第23-27页 |
2 隧道弹塑性围岩中全粘结式锚杆受力分析 | 第27-49页 |
·引言 | 第27-28页 |
·隧道全长锚杆界面剪应力模型 | 第28-35页 |
·基本假设与力学模型 | 第29-32页 |
·锚杆轴向位移微分方程求解 | 第32-35页 |
·锚杆支护围岩的体积力模型 | 第35-40页 |
·圆形隧道的围岩应力分析 | 第35-37页 |
·隧道锚杆支护的体积力分析 | 第37-40页 |
·算例分析 | 第40-47页 |
·支护时机对锚杆应力分布和围岩的影响 | 第40-41页 |
·锚固层厚度对锚杆应力分布的影响 | 第41-43页 |
·锚杆直径对锚杆应力分布的影响 | 第43-44页 |
·隧道现场锚杆轴力监测分析及模型验证 | 第44-4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7-49页 |
3 隧道喷射混凝土加固围岩的界面力学分析 | 第49-67页 |
·引言 | 第49-50页 |
·喷射混凝土支护的支护特性分析 | 第50-53页 |
·喷射混凝土支护效果 | 第50-51页 |
·喷射混凝土支护作用 | 第51-53页 |
·喷层加固围岩复合承载体受力分析 | 第53-62页 |
·基本假设与力学模型 | 第53-55页 |
·围岩—喷层的复合曲梁控制微分方程 | 第55-59页 |
·围岩—喷层复合曲梁的内力及其界面应力求解 | 第59-62页 |
·算例分析 | 第62-6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5-67页 |
4 喷射混凝土接触应力力学分析 | 第67-81页 |
·引言 | 第67页 |
·隧道喷层力学模型 | 第67-74页 |
·喷层地基曲梁模型的建立 | 第67-71页 |
·隧道初期支护喷层内力解析计算 | 第71-72页 |
·用实测喷层与围岩径向接触应力求解积分常数 | 第72-74页 |
·监测喷层接触应力的实例分析 | 第74-79页 |
·喷层与围岩接触应力测试方法及原理 | 第74-75页 |
·喷层与围岩接触应力监测数据 | 第75-76页 |
·初支衬砌内力分析 | 第76-7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79-81页 |
5 钢拱架复合支护内力分析 | 第81-95页 |
·引言 | 第81-82页 |
·隧道复合初期支护力学模型 | 第82-86页 |
·钢拱架与喷砼复合地基曲梁模型的建立 | 第82-84页 |
·隧道初支内力解析计算 | 第84-85页 |
·利用实测钢拱架轴向应力求解积分常数 | 第85-86页 |
·监测钢拱架应力的实例分析 | 第86-93页 |
·钢拱架应力测试方法及原理 | 第86-87页 |
·钢拱架轴向应力监测数据 | 第87-88页 |
·软弱围岩初支衬砌内力分析 | 第88-9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93-95页 |
6 隧道锚喷钢架联合支护及参数优化 | 第95-123页 |
·引言 | 第95页 |
·联合支护作用下围岩组合拱力学分析 | 第95-103页 |
·基本假设与力学模型 | 第95-97页 |
·联合支护—围岩组合拱承载能力分析 | 第97-100页 |
·联合支护内、外拱的受力分析 | 第100-103页 |
·基于监测位移的联合支护承载力分析 | 第103-107页 |
·隧道现场监测位移分析 | 第103-106页 |
·联合支护的承载能力计算 | 第106-107页 |
·隧道联合支护参数优化模型 | 第107-112页 |
·目标函数 | 第107-109页 |
·约束条件 | 第109-110页 |
·联合支护参数的优化结果及支护方案 | 第110-112页 |
·寸滩隧道Ⅴ级围岩段开挖与支护过程的数值模拟 | 第112-121页 |
·数值模型的建立 | 第112-114页 |
·有限元计算结果分析 | 第114-120页 |
·有限元计算结果与监测结果对比分析 | 第120-12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21-123页 |
7 主要结论与建议 | 第123-125页 |
·主要结论 | 第123-124页 |
·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| 第124-125页 |
致谢 | 第125-12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27-137页 |
附录 | 第137页 |
A.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| 第137页 |
B.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项目 | 第13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