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-9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8页 |
| ·研究背景 | 第9页 |
| ·加筋土技术的发展史 | 第9-11页 |
| ·加筋格宾挡土墙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进展 | 第11-16页 |
| ·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6页 |
| ·研究技术路线 | 第16-18页 |
| 第二章 加筋土结构的加筋机理及稳定性计算方法 | 第18-32页 |
| ·引言 | 第18页 |
| ·加筋土结构的加筋机理 | 第18-24页 |
| ·等效围压理论 | 第19-20页 |
| ·摩擦加筋原理 | 第20-21页 |
| ·准粘聚力原理 | 第21-24页 |
| ·加筋土结构的稳定性计算 | 第24-30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30-32页 |
| 第三章 加筋格宾挡土墙的有限元分析 | 第32-51页 |
| ·概述 | 第32页 |
| ·加筋格宾挡墙的组成和特点 | 第32-34页 |
| ·有限元理论及单元分析 | 第34-41页 |
| ·平面等参单元分析 | 第34-39页 |
| ·接触单元 | 第39-41页 |
| ·石笼钢丝单元 | 第41页 |
| ·基于 PLAXIS 的加筋格宾有限元分析 | 第41-49页 |
| ·PLAXIS 软件简介 | 第41-42页 |
| ·基于 PLAXIS 程序的加筋格宾挡土墙的有限元分析 | 第42-49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49-51页 |
| 第四章 加筋格宾挡土墙的综合评价 | 第51-73页 |
| ·综合评价概述 | 第51-52页 |
| ·指标选取 | 第52-53页 |
| ·指标一致化 | 第53-56页 |
| ·将极小型化为极大型 | 第53-54页 |
| ·将居中型化为极大型 | 第54页 |
| ·将区间型化为极大型 | 第54页 |
| ·定性指标的量化处理 | 第54-55页 |
| ·无量纲处理 | 第55-56页 |
| ·指标权重确定 | 第56页 |
| ·评价模型建立 | 第56-58页 |
| ·线性加权综合法 | 第56-57页 |
| ·非线性加权综合法 | 第57页 |
| ·逼近理想点(TOPSIS)方法 | 第57-58页 |
| ·评价方法选择 | 第58页 |
| ·评价方法分类 | 第58页 |
| ·评价方法的选取原则 | 第58页 |
| ·几种常见的评价方法 | 第58-64页 |
| ·层次分析法 | 第58-61页 |
| ·模糊综合评价法 | 第61-63页 |
| ·灰色综合评价法 | 第63-64页 |
| ·加筋格宾挡土墙的评价研究 | 第64-72页 |
| ·指标筛选 | 第64-65页 |
| ·建立评价体系 | 第65-66页 |
| ·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| 第66-69页 |
| ·指标分级赋值 | 第69-72页 |
| ·评价结果分析 | 第72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72-73页 |
| 第五章 加筋格宾挡墙与传统挡墙的技术经济比较 | 第73-77页 |
| ·加筋格宾挡土墙相对于传统挡土墙的技术经济分析 | 第73-74页 |
| ·加筋格宾挡土墙的实例分析 | 第74-76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76-77页 |
| 第六章 总结 | 第77-79页 |
| ·本论文的主要结论 | 第77-78页 |
| ·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| 第78-79页 |
| 致谢 | 第79-80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80-82页 |
|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的说明 | 第8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