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法律论文--中国法律论文--刑法论文--分则论文

贪污罪共同犯罪研究

摘要第1-4页
Abstract第4-7页
引言第7-9页
一、非国家工作人员能否构成贪污罪的共犯问题第9-15页
 (一) 国内外关于此问题的立法规定及相关司法解释第9-10页
  1、国外的立法规定第9页
  2、我国关于贪污共犯问题的立法规定及相关司法解释第9-10页
 (二) 学界理论纷争第10-11页
  1、肯定说之论据第10页
  2、否定说之理由第10-11页
 (三) 肯定说与否定说的分歧及笔者的观点第11-15页
  1、从刑法理论来看第12页
  2、从身份对于共同犯罪认定的作用来看第12-13页
  3、根据共犯的处罚根据第13页
  4、根据刑法总则的规定第13-15页
二、非国家工作人员能否构成贪污罪的共同正犯问题第15-20页
 (一) 国内外关于此问题的立法规定的不同模式第15-16页
  1、肯定模式第15页
  2、否定模式第15-16页
  3、不定模式第16页
 (二) 我国司法理论界关于此问题的不同见解第16-18页
  1、肯定说之主张第16-17页
  2、否定说之依据第17-18页
 (三) 肯定说与否定说对立之我见第18-20页
  1、否定说的弊端第18-19页
  2、对“共同实行行为”的分析第19-20页
三、混合主体共同贪污如何认定问题第20-32页
 (一) 我国立法及司法解释的相关规定第20页
  1、非国家工作人员与国家工作人员共同贪污的相关规定第20页
  2、公司、企业工作人员与国家工作人员共同贪污的相关规定第20页
 (二) 国家工作人员与非国家工作人员共同贪污如何定性第20-27页
  1、国内学界理论研究观点之梳理第20-22页
  2、各种学说的弊端第22-24页
  3、理论争议之实质解析:通过部分犯罪共同说理论来解决问题第24-27页
 (三) 具有不同特殊身份的主体共同贪污如何定性问题第27-32页
  1、理论界的不同学说第27-28页
  2、观点评析第28-29页
  3、笔者观点:应区别情况分别定性第29-32页
四、贪污罪共同犯罪刑事立法的改进与完善第32-36页
 (一) 存在的缺陷第32-34页
  1、我国混合身份共同犯罪立法上的缺陷第32-33页
  2、非国家工作人员与国家工作人员共同贪污的立法缺陷第33页
  3、公司、企业人员与国家工作人员共同贪污的立法缺陷第33-34页
 (二) 完善立法及司法解释的建议第34-36页
  1、在总则中对共犯与身份问题作出规定第34页
  2、对盗窃罪、职务侵占罪及贪污罪的刑罚进行合理配置第34-35页
  3、对公司、企业人员与国家工作人员共同贪污的司法解释进行完善第35-36页
结语第36-37页
参考文献第37-41页
致谢第41页

论文共4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论非法行医罪的主体
下一篇:论“婚内强奸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