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6页 |
目录 | 第6-8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8-14页 |
·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8-9页 |
·研究现状与分析 | 第9-12页 |
·研究思路与目的 | 第12页 |
·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 | 第12-14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2-13页 |
·研究对象 | 第13-14页 |
第2章 中国红十字会自然灾害救助的相关概念界定及开展依据 | 第14-17页 |
·相关概念界定 | 第14-15页 |
·中国红十字会开展自然灾害救助的依据 | 第15-17页 |
·社会背景 | 第15页 |
·现实依据 | 第15-17页 |
第3章 中国红十字会自然灾害救助的现状——以X市红十字会为例 | 第17-29页 |
·中国红十字会自然灾害救助的一般流程和功能 | 第17-23页 |
·灾中紧急救助 | 第18-19页 |
·灾后重建救助 | 第19-20页 |
·长期防灾备灾工作 | 第20-23页 |
·中国红十字会自然灾害救助的特点 | 第23-24页 |
·中国红十字会自然灾害救助存在的问题 | 第24-29页 |
·部分自然灾害救助的相关工作流于形式 | 第24页 |
·防灾培训工作形式单一,效果未知 | 第24-26页 |
·志愿者力量相对薄弱 | 第26-27页 |
·公信力遭受质疑 | 第27-29页 |
第4章 制约中国红十字会自然灾害救助功能的因素分析——以X市红十字会为例 | 第29-37页 |
·制约中国红十字会自然灾害救助功能的外部因素 | 第29-33页 |
·“官方背景”带来的负面作用 | 第29-30页 |
·媒体的报道有失公正、客观 | 第30-32页 |
·民众的观念存在偏差 | 第32-33页 |
·制约中国红十字会自然灾害救助功能的内部因素 | 第33-37页 |
·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| 第33-34页 |
·监督机制力度不足 | 第34-35页 |
·完善的评估体系尚未形成 | 第35-36页 |
·志愿者管理制度尚未完善 | 第36-37页 |
第5章 完善中国红十字会自然灾害救助功能的策略 | 第37-46页 |
·合理定位,平衡好与政府的关系 | 第38页 |
·善用媒体,信息公开要及时、准确、透明 | 第38-40页 |
·完善制度,保证各项工作有据可依,有序开展 | 第40-44页 |
·完善自然灾害救助项目评估机制 | 第40页 |
·针对不同对象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,提高全民防灾意识与能力 | 第40-42页 |
·加快志愿者队伍建设步伐 | 第42页 |
·完善监督体系 | 第42-44页 |
·优化人员结构,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| 第44-46页 |
结语 | 第46-4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7-49页 |
致谢 | 第4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