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8页 |
第1章 引言 | 第8-16页 |
·论文选题依据 | 第9-10页 |
·选题意义 | 第10-11页 |
·对“井冈山时期”时限的理解 | 第11-12页 |
·研究现状 | 第12-16页 |
·国内研究状况 | 第12-13页 |
·国外研究状况 | 第13-16页 |
第2章 井冈山时期毛泽东思想建党的历史背景 | 第16-21页 |
·井冈山时期我国的基本国情概述 | 第16-17页 |
·井冈山时期根据地经济基本情况概述 | 第17-18页 |
·背景:环境恶劣,传统经济落后 | 第17-18页 |
·改革措施 | 第18页 |
·井冈山时期根据地政治基本情况概述 | 第18-21页 |
第3章 井冈山时期毛泽东思想建党的主要特征 | 第21-34页 |
·特征一:注重理想信念的教育 | 第21-23页 |
·灌输“星星之火,可以燎原”的理想信念 | 第21-22页 |
·坚持用党的纲领教育党员 | 第22-23页 |
·特征二:注重无产阶级的思想领导 | 第23-26页 |
·召开湘赣边界各县党第二次代表大会 | 第23-24页 |
·领导开展“洗党”运动 | 第24-25页 |
·召开红四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 | 第25-26页 |
·特征三:坚持“革命成功,尽在民众”的观点 | 第26-29页 |
·对党员干部进行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教育 | 第26-28页 |
·对党员和红军战士进行群众纪律的教育 | 第28页 |
·真心实意地为广大贫苦农民谋利益 | 第28-29页 |
·特征四:倡导“为主义而牺牲”的精神 | 第29-34页 |
·军长朱德冒着枪林弹雨指挥七溪岭的战斗 | 第30页 |
·党代表罗荣桓给自己定规矩 | 第30-31页 |
·妇女会委员吴月娥跳崖掩护同志 | 第31-34页 |
第4章 井冈山时期毛泽东思想建党的宝贵经验 | 第34-44页 |
·经验一:坚持党的领导,是思想建党的重要保证 | 第34-38页 |
·三湾改编:确立了“支部建在连上”的制度 | 第34-35页 |
·红四军党的七大:出现了个人领导与集体领导相冲突 | 第35-36页 |
·红四军党的九大:形成了中国红军的建军原则 | 第36-38页 |
·经验二: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,是思想建党的重要任务 | 第38-40页 |
·在党和红军内部:提高党员干部的理论水平 | 第38-39页 |
·在党和红军外部: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 | 第39-40页 |
·经验三:坚持依靠群众,是思想建党的重要方法 | 第40-44页 |
·依靠和发动群众,建立根据地 | 第40-41页 |
·关心和帮助群众,巩固根据地 | 第41-42页 |
·总结和吸取群众斗争经验,发展根据地 | 第42-44页 |
第5章 井冈山时期毛泽东“思想建党”的当代价值 | 第44-48页 |
·只有从思想上建党,才能使我们党始终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作指导 | 第44-45页 |
·只有从思想上建党,才能使我们党高扬中国先进文化的旗帜 | 第45-46页 |
·先进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| 第45页 |
·先进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 | 第45-46页 |
·先进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| 第46页 |
·只有从思想上建党,才能在全体党员中形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 | 第46-48页 |
致谢 | 第48-4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9-52页 |
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5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