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1页 |
第一章 导论 | 第11-22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11-12页 |
·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12-14页 |
·研究目的 | 第12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2-14页 |
·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14-19页 |
·国外研究 | 第14-16页 |
·国内研究 | 第16-19页 |
·研究思路和方法 | 第19-21页 |
·研究思路 | 第19-20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20-21页 |
·论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| 第21-22页 |
·创新之处 | 第21页 |
·不足之处 | 第21-22页 |
第二章 农村公共产品投资优先序的一般理论 | 第22-27页 |
·相关概念的界定 | 第22-24页 |
·公共产品 | 第22页 |
·农村公共产品 | 第22-24页 |
·农村公共产品投资 | 第24-25页 |
·投资的主体与方式 | 第24页 |
·投资的结构 | 第24-25页 |
·确立农村公共产品投资优先序的依据 | 第25-27页 |
·农民需求导向依据 | 第25-26页 |
·政府决策依据 | 第26页 |
·公平性依据 | 第26页 |
·效率性依据 | 第26-27页 |
第三章 新疆牧区公共产品投资的基本状况研究 | 第27-35页 |
·新疆牧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| 第27-28页 |
·新疆牧区公共产品的投资规模 | 第28-31页 |
·新疆牧区公共产品投资总体规模 | 第28-29页 |
·新疆牧区公共产品投资相对规模 | 第29-31页 |
·新疆牧区公共产品的投资结构 | 第31-34页 |
·牧区基础设施建设类公共产品投资 | 第31-32页 |
·牧民安居类公共产品投资 | 第32-33页 |
·支援牧业生产及各部门事业费类公共产品投资 | 第33页 |
·牧区救济类公共产品投资 | 第33-34页 |
·小结 | 第34-35页 |
第四章 木垒县牧区公共产品投资优先序的计量模型分析 | 第35-46页 |
·木垒县牧区公共产品投资优先序的计量模型分析 | 第35-41页 |
·木垒县牧区公共产品投资现状 | 第35-36页 |
·模型及样本数据选择 | 第36-37页 |
·数据检验 | 第37-39页 |
·VAR 模型的确立 | 第39-41页 |
·计量分析 | 第41-44页 |
·运用脉冲响应函数的分析 | 第41-43页 |
·运用方差分解的分析 | 第43-44页 |
·计量分析结果的解释与讨论 | 第44-46页 |
·牧区基础设施建设类公共产品 | 第44-45页 |
·牧民安居类公共产品 | 第45页 |
·支牧支出及各部门事业费类公共产品 | 第45页 |
·牧区救济类公共产品 | 第45-46页 |
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| 第46-49页 |
·研究结论 | 第46页 |
·对策建议 | 第46-49页 |
·增加牧区公共产品投资总量,优化投资结构 | 第46-47页 |
·完善监督机制,提高牧区基础设施投资效率 | 第47页 |
·加大牧民定居工程建设力度,实施牧民定居整体推进 | 第47页 |
·精简部门机构,完善乡村一级行政体制和政府官员政绩考评体系 | 第47-48页 |
·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主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| 第48-4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9-51页 |
附录 | 第51-53页 |
致谢 | 第53-54页 |
作者简介 | 第5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