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1页 |
绪论 | 第11-14页 |
·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1-12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11-12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2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·研究思路及结构 | 第13-14页 |
1 相关理论综述 | 第14-18页 |
·通货膨胀的货币因素分析 | 第14-15页 |
·外汇占款引发基础货币超量供给 | 第14页 |
·中国流动性过剩问题日益严重 | 第14-15页 |
·货币政策调控通货膨胀的传导机制 | 第15-18页 |
·凯恩斯主义的利率传导机制 | 第15-16页 |
·货币主义的传导机制 | 第16页 |
·信贷传导机制 | 第16页 |
·财富效应传导机制 | 第16-17页 |
·汇率传导机制 | 第17-18页 |
2 2010 年以来中国的货币政策及效应分析 | 第18-26页 |
·2010 年以来中国通货膨胀呈现的特点 | 第18-20页 |
·居民消费价格指数(CPI)快速攀升 | 第18页 |
·食品价格是 CPI 攀升的主要动力 | 第18-19页 |
·通胀预期加深物价上涨压力 | 第19-20页 |
·2010 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主要操作手段 | 第20-23页 |
·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 | 第20-21页 |
·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| 第21-22页 |
·上调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 | 第22-23页 |
·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| 第23页 |
·中国货币政策调控通货膨胀的效应分析 | 第23-26页 |
·货币政策操作目标的效应 | 第24页 |
·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效应 | 第24页 |
·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效应 | 第24-26页 |
3 中国货币政策调控通货膨胀效应的实证分析 | 第26-34页 |
·变量的选取和数据处理 | 第26-27页 |
·实证检验 | 第27-33页 |
·时间序列的 ADF 单位根检验 | 第27-29页 |
·协整关系检验(cointegration test) | 第29-30页 |
·向量自回归(VAR)模型的估计 | 第30-31页 |
·误差修正模型估计与分析 | 第31页 |
·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| 第31-33页 |
·实证结果总结与分析 | 第33-34页 |
4 提升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建议 | 第34-39页 |
·增强货币政策工具效力的措施 | 第34-36页 |
·进一步增强中国人民银行的独立性 | 第34页 |
·大力发展和完善公开市场操作 | 第34-35页 |
·进一步发挥调控存款准备金率的作用 | 第35-36页 |
·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,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 | 第36页 |
·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效力的措施 | 第36-39页 |
·加大利率市场化的改革力度 | 第36-37页 |
·大力培育和发展金融市场 | 第37页 |
·合理引导民间资本,规范民间金融秩序 | 第37-38页 |
·提高货币政策的透明度,增强货币政策的可信性 | 第38-3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9-42页 |
致谢 | 第42-43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| 第43-4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