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0页 |
1 绪论 | 第10-17页 |
·选题背景 | 第10-11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1页 |
·国内外文献综述 | 第11-14页 |
·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| 第11-13页 |
·国内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| 第13-14页 |
·综合评价 | 第14页 |
·研究思路 | 第14-15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5-16页 |
·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 | 第15页 |
·对比研究法 | 第15-16页 |
·文献研究法 | 第16页 |
·案例分析法 | 第16页 |
·本文的创新之处 | 第16-17页 |
2 我国村镇银行设立的背景及意义 | 第17-24页 |
·村镇银行的概述 | 第17-19页 |
·相关概念的界定 | 第17页 |
·村镇银行设立的条件 | 第17-19页 |
·我国村镇银行设立情况概述 | 第19-24页 |
·村镇银行设立的背景 | 第19-20页 |
·村镇银行的设立情况 | 第20-21页 |
·县域村镇银行设立的意义 | 第21-24页 |
3 县域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的 SWOT 分析 | 第24-43页 |
·理论介绍 | 第24-25页 |
·县域村镇银行的优势分析(Strength) | 第25-28页 |
·具有易获取的软信息 | 第25-26页 |
·具有保证生存的外部环境 | 第26-27页 |
·机制设计灵活 | 第27-28页 |
·资金来源广 | 第28页 |
·县域村镇银行的劣势条件(Weakness) | 第28-31页 |
·吸收储蓄困难 | 第28-29页 |
·规模小成为障碍 | 第29页 |
·制度设计存在缺陷 | 第29-30页 |
·业务创新难度较大 | 第30-31页 |
·员工素质有待提高 | 第31页 |
·县域村镇银行的机遇(Opportunity) | 第31-34页 |
·政治机遇 | 第31-32页 |
·经济机遇 | 第32-33页 |
·技术机遇 | 第33-34页 |
·县域村镇银行的威胁(Threat) | 第34-35页 |
·信用风险 | 第34页 |
·流动性风险 | 第34页 |
·操作风险 | 第34-35页 |
·监管风险 | 第35页 |
·县域村镇银行的案例分析 | 第35-43页 |
·S 市 H 村镇银行的优势 | 第36-38页 |
·H 村镇银行的劣势 | 第38-39页 |
·H 村镇银行的机遇 | 第39-42页 |
·H 村镇银行的威胁 | 第42-43页 |
4 国外农村银行的发展经验及对我国县域村镇银行的启示 | 第43-49页 |
·国外农村银行的发展经验介绍 | 第43-47页 |
·孟加拉乡村银行 | 第43-45页 |
·印度尼西亚村行系统 | 第45-46页 |
·美国社区银行 | 第46-47页 |
·对我国县域村镇银行的启示 | 第47-49页 |
·贷款对象选择 | 第47页 |
·注意风险防范 | 第47页 |
·合理安排人员 | 第47-49页 |
5 基于 SWOT 战略组合分析的县域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| 第49-54页 |
·SO 战略 | 第49-50页 |
·坚服务对象市场 | 第49-50页 |
·优化管理体制 | 第50页 |
·ST 战略 | 第50-51页 |
·加强风险管理 | 第50-51页 |
·WO 战略 | 第51-52页 |
·加大宣传力度 | 第51页 |
·政府大力支持 | 第51-52页 |
·创新产品和服务 | 第52页 |
·WT 战略 | 第52-54页 |
·打造优质团队 | 第52-54页 |
6 结论 | 第54-5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6-59页 |
致谢 | 第59-60页 |
个人简历 | 第60页 |
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6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