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目录 | 第7-9页 |
第1章 引言 | 第9-18页 |
·高速电镀锡生产线简介 | 第9-11页 |
·高速电镀锡生产工艺 | 第9-10页 |
·高速电镀锡镀液组成 | 第10页 |
·全不溶性阳极技术 | 第10页 |
·高速电镀锡生产工艺条件 | 第10-11页 |
·感应软熔加热技术 | 第11页 |
·在线检测控制设备 | 第11页 |
·镀锡生产线国内外现状 | 第11-12页 |
·目前存在的问题 | 第12-16页 |
·锡泥粘附到沉没辊上造成带钢表面斑迹 | 第12-13页 |
·溶液油污染造成带钢表面斑迹 | 第13-16页 |
·本课题的意义及目标 | 第16页 |
·本课题的技术路线 | 第16-18页 |
·锡泥的发生机理及控制措施制定 | 第16页 |
·油污的模拟 | 第16-17页 |
·研究有机添加剂PSA、EN、ENSA与油污的关系 | 第17-18页 |
第2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文献综述 | 第18-26页 |
·酸性电镀锡工艺 | 第18-21页 |
·酸性电镀锡简介 | 第18-19页 |
·酸性镀锡电镀液添加剂的改进 | 第19-21页 |
·电镀液中有机添加剂的作用 | 第21-23页 |
·电镀液稳定性 | 第21-22页 |
·电镀液中有机添加剂的作用 | 第22-23页 |
·高速电镀锡有机添加剂及其作用 | 第23-26页 |
·苯酚磺酸PSA | 第23-24页 |
·α-萘酚聚氧乙烯醚EN | 第24页 |
·α-萘酚磺酸聚氧乙烯醚ENSA | 第24-26页 |
第3章 电镀液中锡泥的形成机理研究 | 第26-36页 |
·锡泥对镀锡板表面斑迹的影响 | 第26-27页 |
·氧气对锡泥的影响 | 第27-31页 |
·锡溶解工艺原理 | 第27-29页 |
·氧气反应速度分析 | 第29-30页 |
·氧气利用率分析 | 第30-31页 |
·Fe~(2+)离子浓度的影响 | 第31-33页 |
·电镀液温度的影响 | 第33-34页 |
·PSA浓度的影响 | 第34页 |
·添加剂的影响 | 第34-35页 |
·氯离子的影响 | 第35页 |
·有效控制锡泥发生的措施 | 第35-36页 |
第4章 镀液稳定性与添加剂失效机理研究 | 第36-54页 |
·加热鼓气氧化实验 | 第36-40页 |
·实验目的 | 第36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36-37页 |
·实验工艺条件 | 第37页 |
·模拟镀液配制浓度 | 第37页 |
·加热鼓气实验结果 | 第37-40页 |
·混浊度实验 | 第40-44页 |
·实验目的 | 第40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40页 |
·实验结果 | 第40-44页 |
·循环伏安法 | 第44-48页 |
·实验原理 | 第44-45页 |
·实验目的 | 第45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45页 |
·实验设备与参数 | 第45页 |
·实验结果 | 第45-48页 |
·电化学稳定性研究 | 第48-53页 |
·实验原理 | 第48页 |
·实验目的 | 第48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48页 |
·实验仪器与参数 | 第48页 |
·阴、阳极板附近溶液HPLC分析 | 第48-53页 |
·防治镀液油污的建议措施 | 第53-54页 |
·适当提高EN浓度 | 第53页 |
·适当降低镀液温度 | 第53-54页 |
第5章 结论 | 第54-5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6-58页 |
致谢 | 第5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