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10页 |
ABSTRACT | 第10-12页 |
引言 | 第12-14页 |
一、证据不足不起诉制度的理论界定 | 第14-19页 |
(一) 证据不足不起诉相关理论概念的厘清 | 第14-16页 |
(二) 证据不足不起诉制度的性质 | 第16-17页 |
(三) 证据不足不起诉的历史溯源 | 第17-19页 |
二、证据不足不起诉制度的理论基础 | 第19-23页 |
(一) 人权保障理论 | 第19-20页 |
(二) 诉讼效益原则 | 第20页 |
(三) 无罪推定原则 | 第20-21页 |
(四) 疑义有利于被告人原则 | 第21-22页 |
(五) 证明标准理论 | 第22-23页 |
三、证据不足不起诉的域外考察 | 第23-29页 |
(一) 大陆法系国家的证据不足不起诉制度 | 第23-25页 |
(二) 英美法系国家的证据不足不起诉制度 | 第25-27页 |
(三) 证据不足不起诉制度的域外考察对我国的启示 | 第27-29页 |
四、我国证据不足不起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| 第29-38页 |
(一) 《刑事诉讼法》中第140条具有争议性 | 第29-30页 |
(二) 新证据发现后重新起诉问题 | 第30-31页 |
(三) 公诉向自诉转化的问题 | 第31-32页 |
(四) 检察机关以撤案代替不起诉的问题 | 第32-35页 |
(五) 侦查机关对证据不足案件的处理问题 | 第35-36页 |
(六) 错案追究制度下司法机关工作人员纠错积极性不高 | 第36-38页 |
五、完善我国证据不足不起诉的具体构想 | 第38-45页 |
(一) 对《刑事诉讼法》第140条进行修改 | 第38页 |
(二) 借鉴国外的辩诉交易制度 | 第38-40页 |
(三) 改“公诉转自诉”为“自诉启动公诉” | 第40-41页 |
(四) 对违反法律程序的行为做无效或撤销规定 | 第41-42页 |
(五) 明文规定侦查机关对证据不足案件的处理方式 | 第42-43页 |
(六) 提高司法机关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和执法水平 | 第43-45页 |
结语 | 第45-4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6-49页 |
致谢 | 第49-50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50-51页 |
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| 第5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