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9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6页 |
| ·研究背景 | 第9-10页 |
| ·研究目的 | 第10-11页 |
| ·研究意义 | 第11-14页 |
| ·研究总体设计 | 第14-16页 |
| ·研究方案 | 第14页 |
| ·研究整体思路 | 第14-16页 |
|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6-26页 |
| ·煤田火区地表特征的遥感探测 | 第17-19页 |
| ·可见光与近红外遥感(0.38~0.76μm,0.78~1.3μm) | 第17-18页 |
| ·短波红外遥感(1.3-2.5μm) | 第18页 |
| ·高光谱遥感 | 第18-19页 |
| ·煤田火区地表热异常的遥感探测 | 第19-24页 |
| ·机载热红外遥感 | 第19-20页 |
| ·机载多光谱遥感 | 第20-21页 |
| ·星载热红外遥感 | 第21-24页 |
| ·小结 | 第24-26页 |
|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 | 第26-30页 |
| ·地理位置 | 第26页 |
| ·自然地理条件 | 第26-27页 |
| ·区域地层与构造 | 第27-28页 |
| ·煤层与煤质 | 第28-29页 |
| ·煤层 | 第28-29页 |
| ·煤质 | 第29页 |
| ·煤田火区 | 第29-30页 |
| ·火区特征 | 第29页 |
| ·着火煤层 | 第29-30页 |
| 第四章 遥感数据预处理及地表温度反演 | 第30-54页 |
| ·遥感数据选择与介绍 | 第30-32页 |
| ·遥感影像校正 | 第32-37页 |
| ·遥感影像的辐射校正 | 第33-37页 |
| ·遥感图像几何精校正 | 第37页 |
| ·遥感影像的归一化处理 | 第37-44页 |
| ·归一化处理 | 第38页 |
| ·归一化处理步骤 | 第38-44页 |
| ·小结 | 第44页 |
| ·TM/ETM+遥感数据煤田火区温度反演 | 第44-52页 |
| ·地表温度的反演模型 | 第44-48页 |
| ·水西沟煤田火区温度反演结果对比分析与验证 | 第48-52页 |
| ·小结 | 第52-54页 |
| 第五章 煤田火区地表热异常动态监测研究 | 第54-70页 |
| ·煤田火区热异常信息提取 | 第54-60页 |
| ·最优密度分割 | 第55-56页 |
| ·最优二段分割 | 第56-57页 |
| ·实例分析 | 第57-60页 |
| ·煤田火区地表热异常的定位分析 | 第60-61页 |
| ·Worldview-Ⅱ影像、热异常信息与 DEM 的配准 | 第60页 |
| ·三维显示及定位分析 | 第60-61页 |
| ·煤田火区地表热异常动态监测研究 | 第61-68页 |
| ·水西沟煤田火区热异常时间变化分析 | 第62-66页 |
| ·水西沟煤田火区热异常空间动态变化分析 | 第66-68页 |
| ·小结 | 第68-70页 |
|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70-75页 |
| ·主要结论 | 第70-73页 |
| ·煤田火区信息提取现状 | 第70-71页 |
| ·煤田火区地表温度反演与验证 | 第71-72页 |
| ·地下煤火热异常信息提取及其动态监测研究 | 第72-73页 |
| ·讨论与展望 | 第73-75页 |
| ·煤田火区地表温度反演方面 | 第73-74页 |
| ·煤田火区地表热异常动态监测方面 | 第74-75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75-83页 |
| 在读期间参与的项目与发表的论文 | 第83-84页 |
| 致谢 | 第8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