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9页 |
ABSTRACT | 第9-11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20页 |
·蓝藻 | 第11-12页 |
·蓝藻的概况 | 第11页 |
·蓝藻的光合器 | 第11-12页 |
·藻胆体 | 第12-15页 |
·藻胆体的概况 | 第12-13页 |
·藻胆蛋白 | 第13-14页 |
·藻胆色素的概况 | 第14-15页 |
·藻胆蛋白的应用 | 第15页 |
·蓝藻的转化 | 第15-16页 |
·集胞藻 | 第16-17页 |
·集胞藻的结构 | 第16页 |
·集胞藻 PCC6803 的光合作用 | 第16-17页 |
·集胞藻自身具备的优势 | 第17页 |
·蓝藻裂合酶基因研究 | 第17-18页 |
·实验研究内容、方案设计及研究意义 | 第18-20页 |
·研究内容及实验方案 | 第18-19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9-20页 |
第2章 集胞藻 PCC 6803 基因 sll0853 的克隆、蛋白结构功能预测及其蛋白表达条件优化 | 第20-33页 |
·引言 | 第20页 |
·材料和方法 | 第20-27页 |
·材料与试剂 | 第20-21页 |
·主要试剂及配方 | 第21-23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23-27页 |
·结果 | 第27-31页 |
·sll0853 基因的 PCR 电泳和克隆、表达的酶切电泳 | 第27-28页 |
·蛋白结构与功能的预测 | 第28-29页 |
·pET-0853 蛋白表达的条件优化 | 第29-31页 |
·讨论 | 第31-33页 |
第3章 集胞藻(Synechocystis sp.)PCC6803 基因 sll0853 异源体内重组载体的构建 | 第33-39页 |
·引言 | 第33页 |
·实验材料与方法 | 第33-36页 |
·材料与试剂 | 第33页 |
·主要试剂及配方 | 第33-34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34-36页 |
·结果 | 第36-38页 |
·基因 sll0853 和 cpcB 基因的 PCR 结果 | 第36页 |
·重组载体的电泳检测 | 第36-38页 |
·讨论 | 第38-39页 |
第4章 集胞藻(Synechocystis sp.)PCC 6803 基因 sll0853 的裂合酶功能研究 | 第39-48页 |
·引言 | 第39页 |
·实验材料和方法 | 第39-41页 |
·实验材料和试剂 | 第39页 |
·主要试剂及配方 | 第39-40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40-41页 |
·结果 | 第41-47页 |
·pACYC-cpcB-0853 蛋白表达的条件优化 | 第41-43页 |
·pET-hol-pcyA 蛋白表达的条件优化 | 第43-45页 |
·异源共表达载体蛋白电泳 | 第45-46页 |
·蛋白产物的紫外光谱测定 | 第46-47页 |
·讨论 | 第47-48页 |
第5章 突变体的构建 | 第48-55页 |
·引言 | 第48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48-51页 |
·材料与试剂 | 第48页 |
·主要试剂及配方 | 第48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48-51页 |
·结果 | 第51-54页 |
·重组质粒的酶切电泳图 | 第51页 |
·突变型和野生型 PCR 产物的电泳图 | 第51-52页 |
·野生型和突变型藻种在 BG11 和不同光照条件下的生长曲线 | 第52-54页 |
·讨论 | 第54-55页 |
结论 | 第55-5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7-62页 |
致谢 | 第62-63页 |
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6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