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8页 |
导论 | 第8-15页 |
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| 第8-11页 |
一、研究背景 | 第8页 |
二、研究意义 | 第8-11页 |
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 | 第11-13页 |
一、国内相关研究动态 | 第11-12页 |
二、国外相关研究动态 | 第12-13页 |
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框架结构 | 第13页 |
一、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结合 | 第13页 |
二、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 | 第13页 |
三、理论研究与对策研究相结合 | 第13页 |
第四节 主要内容 | 第13-15页 |
第一章 平顶山市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现状 | 第15-26页 |
第一节 平顶山市失地农民现状 | 第15-17页 |
第二节 平顶山市政府解决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的措施 | 第17-18页 |
第三节 平顶山市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中存在的问题 | 第18-21页 |
一、补偿费偏低 | 第18-19页 |
二、补偿费用分配不合理 | 第19页 |
三、现行的货币安置方式存在误区 | 第19-20页 |
四、被征地农民的权益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与尊重 | 第20页 |
五、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主体不清晰,缺乏维权的组织保障 | 第20-21页 |
六、征地过程的透明度不够 | 第21页 |
七、非"公共利益"无限扩张 | 第21页 |
第四节 平顶山市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中存在问题的根源分析 | 第21-26页 |
一、现行的征地制度存在缺陷 | 第21-22页 |
二、政府财政责任不到位 | 第22-23页 |
三、片面发展重工业的经济路线 | 第23-24页 |
四、政府自身的利益驱动 | 第24-25页 |
五、绩效考核机制不合理 | 第25-26页 |
第二章 我国一些地区解决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的做法和启示 | 第26-36页 |
第一节 我国一些地区解决农民失地问题社会保障的做法 | 第26-33页 |
一、上海市浦东新区:以土地换保障的保障模式 | 第26-28页 |
二、浙江嘉兴:政府型失地农民保障模式 | 第28-30页 |
三、江西省南昌市:引入市场机制定价补偿 | 第30页 |
四、广东南海:以土地股份合作制为特征的土地利用模式 | 第30-32页 |
五、重庆市:商业型失地农民保障模式 | 第32-33页 |
第二节 当前国内解决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的启示 | 第33-36页 |
一、政府是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的主要责任主体 | 第33页 |
二、社会保障制度是保障失地农民长期生活的根本保证 | 第33-34页 |
三、创新求变是因地制宜解决失地农民安置问题的基本思路 | 第34页 |
四、强化政府责任 | 第34-35页 |
五、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水平与当地经济发展相适应 | 第35页 |
六、促进失地农民再就业是解决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的根本 | 第35-36页 |
第三章 平顶山市政府在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中的责任 | 第36-52页 |
第一节 政府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对策 | 第36-52页 |
一、土地征用补偿保障制度方面:完善土地征用补偿机制 | 第36-39页 |
二、基本生活保障制度方面:健全各项保障制度 | 第39-43页 |
三、在保障失地农民责任主体方面:发挥政府、企业与村委会的积极作用 | 第43-45页 |
四、在就业保障制度方面:建立政府主导的失地农民就业保障模式 | 第45-52页 |
结论 | 第52-5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4-59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59-60页 |
附录:平顶山市市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情况调查问卷 | 第60-63页 |
致谢 | 第63-6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