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窍明目Ⅳ号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不同干预措施下的视神经保护的疗效观察
| 缩略语表 | 第1-6页 |
| 中文摘要 | 第6-7页 |
| ABSTRACT | 第7-9页 |
| 前言 | 第9-11页 |
| 文献研究 | 第11-31页 |
| 一、祖国医学对青光眼视神经萎缩治疗的研究概况 | 第11-14页 |
| 1. 病名 | 第11页 |
| 2. 症状 | 第11-12页 |
| 3. 病因病机 | 第12页 |
| 4. 治法方药 | 第12-14页 |
| 二、现代中医医家对青光眼视神经萎缩治疗的研究概况 | 第14-19页 |
| 1. 青光眼视神经萎缩的单味中药治疗 | 第15-16页 |
| 2. 青光眼视神经萎缩的中医主要治疗方法 | 第16-19页 |
| ·内治法 | 第16-18页 |
| ·外治法 | 第18页 |
| ·针灸法 | 第18-19页 |
| ·中西医结合疗法 | 第19页 |
| 三、现代医学对青光眼视神经萎缩的研究概况 | 第19-31页 |
| 1. 流行病学调查 | 第19-21页 |
| 2. 发病机制与实验研究 | 第21-23页 |
| ·机械学说 | 第21页 |
| ·血流学说 | 第21页 |
| ·免疫学说 | 第21-22页 |
| ·RGCs 凋亡学说 | 第22-23页 |
| 3. 临床表现 | 第23-25页 |
| ·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| 第23-25页 |
| ·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| 第25页 |
| ·恶性青光眼或睫状环阻滞性青光眼 | 第25页 |
| 4. 治疗的研究 | 第25-31页 |
| ·降低眼压 | 第26-27页 |
| ·视神经保护 | 第27-31页 |
| 临床研究 | 第31-39页 |
| 1. 资料与方法 | 第31-33页 |
| ·临床资料 | 第31页 |
| ·诊断标准 | 第31页 |
| ·病例纳入标准 | 第31-32页 |
| ·病例排除标准 | 第32页 |
| ·分组方法 | 第32页 |
| ·治疗方法 | 第32-33页 |
| 2. 治疗与观察 | 第33-35页 |
| ·观察指标 | 第33-34页 |
| ·疗效判定标准 | 第34页 |
| ·统计学分析 | 第34页 |
| ·流程图 | 第34-35页 |
| 3. 结果与分析 | 第35-39页 |
| ·治疗前可比性分析 | 第35-36页 |
| ·治疗结果 | 第36-39页 |
| 讨论 | 第39-42页 |
| 结论 | 第42-43页 |
| 致谢 | 第43-44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4-51页 |
|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51-52页 |
| 个人简介 | 第52-53页 |
| 详细摘要 | 第53-5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