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9页 |
| 绪论 | 第9-15页 |
| ·选题目的及意义 | 第9-10页 |
| ·选题的研究现状 | 第10-13页 |
| ·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1页 |
| ·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| ·本文的研究思路 | 第12-13页 |
| ·本文研究方法 | 第13页 |
| ·本文创新之点 | 第13-15页 |
| 1 马克思现代性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| 第15-25页 |
| ·马克思现代性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| 第15-19页 |
| ·工具理性张扬带来资本主义工业文明 | 第15-16页 |
| ·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冲突 | 第16-19页 |
| ·马克思现代性思想产生的思想理论条件 | 第19-25页 |
| ·马克思对启蒙理性精神的继承 | 第19-20页 |
| ·马克思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合理思想的继承 | 第20-22页 |
| ·马克思对19 世纪空想社会主义有益思想的继承 | 第22-25页 |
| 2 马克思现代性思想的向度及内容 | 第25-39页 |
| ·马克思对“现代性”的追寻 | 第25-31页 |
| ·“现代性”的内涵 | 第25-27页 |
| ·马克思对“现代性”的追寻历程 | 第27-31页 |
| ·劳动异化分析与现代性批判 | 第31-36页 |
| ·劳动异化是人的存在与本质的背离 | 第31-33页 |
| ·劳动异化与人的主体性及个体自由的丧失 | 第33-34页 |
| ·劳动异化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私有制 | 第34-36页 |
| ·共产主义运动与现代性重建 | 第36-39页 |
| ·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现代性追求的价值目标 | 第36-37页 |
| ·共产主义运动是现代性价值理想实现的现实途径 | 第37-39页 |
| 3 马克思现代性思想的当代启示 | 第39-49页 |
| ·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,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| 第39-43页 |
| ·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路 | 第39-41页 |
| ·推进“四位一体”建设,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| 第41-43页 |
| 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性,成就中国特色现代性文明 | 第43-49页 |
| ·抵制错误思潮,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 | 第44-45页 |
| ·规避工具理性弊端,发挥科学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作用 | 第45-46页 |
| ·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| 第46-49页 |
| 结束语 | 第49-51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1-54页 |
| 致谢 | 第54-55页 |
|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| 第55-5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