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1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19页 |
·选题背景和意义 | 第11-13页 |
·选题背景 | 第11页 |
·选题意义 | 第11-13页 |
·文献综述 | 第13-14页 |
·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4-15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5页 |
·文献法 | 第15页 |
·比较分析法 | 第15页 |
·相关理论与概念界定 | 第15-19页 |
第2章 廉租房制度是住房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| 第19-32页 |
·我国廉租房制度的内涵和特点 | 第19-20页 |
·我国廉租房制度的内涵 | 第19页 |
·我国廉租房制度的特征 | 第19-20页 |
·我国廉租房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| 第20-24页 |
·我国廉租房制度的产生 | 第20-21页 |
·我国廉租房制度的发展 | 第21-24页 |
·当前我国廉租房制度的主要内容 | 第24-29页 |
·廉租房的实施方式 | 第24-25页 |
·廉租房的申请条件、提供材料、程序和退出机制 | 第25-27页 |
·廉租房制度的参与主体 | 第27页 |
·保障资金的管理、来源和使用 | 第27-28页 |
·相关法律责任的规定 | 第28-29页 |
·廉租房制度法制化建设重要意义 | 第29-32页 |
第3章 我国廉租房制度法制化研究的法理基础及现实必要性 | 第32-40页 |
·法学对廉租房保障领域研究的必要性 | 第32-33页 |
·我国廉租房制度法制化的法理基础 | 第33-37页 |
·我国廉租房制度法制化的现实必要性 | 第37-40页 |
第4章 我国廉租房制度的法律现状 | 第40-46页 |
·适用主体狭窄 | 第40-41页 |
·立法缺乏一体化规划 | 第41页 |
·居民收入划分标准难以划定 | 第41-42页 |
·政府职能缺位 | 第42-43页 |
·覆盖面窄且房源不足 | 第43-44页 |
·监督、退出机制方面漏洞颇多 | 第44页 |
·立法层次低,法律建设滞后 | 第44-45页 |
·法律责任规定不够全面严格 | 第45-46页 |
第5章 国外住房保障制度的比较分析和经验借鉴 | 第46-63页 |
·国外住房保障制度概述 | 第46-54页 |
·美国 | 第46-48页 |
·法国 | 第48-50页 |
·日本 | 第50-51页 |
·新加坡 | 第51-53页 |
·英国 | 第53-54页 |
·国内外廉租房制度的分角度比较 | 第54-60页 |
·历史起点比较分析 | 第54-55页 |
·立法比较分析 | 第55-56页 |
·管理制度比较分析 | 第56-57页 |
·资金来源比较分析 | 第57-58页 |
·廉租房本国占有量比较分析 | 第58-59页 |
·供给干预比较分析 | 第59-60页 |
·国外廉租房制度对我国廉租房制度法制化建设的启示 | 第60-63页 |
·建立起完善的住房保障法律体系 | 第60页 |
·借鉴国外住房保障法律制度完善我国廉租房制度 | 第60-63页 |
第6章 我国廉租房制度法制化建设的途径探索 | 第63-75页 |
·严格遵循我国立法的基本原则 | 第63-64页 |
·加强廉租房建设制度的法制化 | 第64-65页 |
·提高廉租房立法的法律位阶 | 第65-66页 |
·明确廉租房参与主体 | 第66-68页 |
·建立并完善相关配套制度 | 第68-69页 |
·严格廉租房的准入和退出机制 | 第69-70页 |
·从法律上完善廉租房融资方式 | 第70-72页 |
·严格廉租房运作过程的法律规制 | 第72-74页 |
·加强对房地产开发企业市场行为的法律规制 | 第74-7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5-77页 |
后记 | 第77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7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