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植物保护论文--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--植物虫害及其防治论文

鳞翅目昆虫胚胎细胞系的建立和高蛋白表达细胞克隆株的研究

中文摘要第1-12页
英文摘要第12-15页
第一章 文献综述第15-30页
 1 昆虫细胞系的建立第15-18页
   ·昆虫细胞系建立的历史第15-18页
   ·昆虫细胞系建立的方法第18页
 2 昆虫细胞培养基第18-22页
   ·昆虫细胞培养基的发展第18-20页
   ·昆虫细胞无血清培养基第20-22页
 3 昆虫细胞系的应用第22-25页
   ·昆虫细胞在杀虫剂研究上的应用第22-23页
     ·离体细胞用于生物测定第22页
     ·昆虫细胞生产生物农药第22-23页
   ·昆虫细胞—杆状病毒表达系统生产重组蛋白第23-25页
   ·其他方面的应用第25页
 4 细胞凋亡第25-28页
   ·细胞凋亡概述第25页
   ·细胞凋亡的特征第25-26页
   ·细胞凋亡的诱因第26-27页
   ·细胞凋亡的检测方法第27-28页
 5 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8-30页
第二章 两种鳞翅目昆虫胚胎细胞系的建立第30-60页
 1 引言第30页
 2 材料与方法第30-37页
   ·试验材料第30-32页
     ·供试昆虫第30页
     ·供试细胞系第30-31页
     ·供试病毒第31页
     ·培养基和血清第31页
     ·生化试剂第31页
     ·培养板和培养瓶第31-32页
     ·常用仪器设备第32页
   ·试验方法第32-37页
     ·TNM-FH 培养基的配制第32-33页
     ·胚胎细胞的原代培养第33页
     ·胚胎细胞的传代培养第33页
     ·细胞系鉴定第33-34页
     ·染色体分析第34-35页
     ·细胞冻存与复苏第35页
     ·细胞生长曲线和群体倍增时间的测定第35-36页
     ·细胞对病毒的敏感性测定第36页
     ·棉铃虫细胞对放线菌素 D 反应的测定第36页
     ·棉铃虫细胞凋亡的DAPI 荧光染色检测第36-37页
     ·棉铃虫细胞凋亡基因组 DNA 的提取与电泳分析第37页
 3 结果与分析第37-55页
   ·棉铃虫胚胎细胞系的建立及生物学特性第37-45页
     ·两株棉铃虫胚胎细胞系的原代培养第37-39页
     ·细胞系 DNA 鉴定第39-40页
     ·染色体分析第40-41页
     ·细胞冻存与复苏第41页
     ·细胞生长曲线和群体倍增时间第41-42页
     ·细胞系对病毒的敏感性第42-44页
     ·细胞系对放线菌素 D 的反应第44-45页
   ·粘虫胚胎细胞系的建立及生物学特性第45-55页
     ·四株粘虫胚胎细胞系的原代培养第45-48页
     ·细胞系 DNA 鉴定第48-50页
     ·染色体分析第50-51页
     ·细胞冻存与复苏第51页
     ·细胞生长曲线和群体倍增时间第51-53页
     ·细胞对病毒敏感性第53-55页
 4 讨论第55-60页
   ·昆虫细胞系的建立第55-57页
     ·原代细胞培养第55-56页
     ·细胞保存第56页
     ·染色体分析第56-57页
   ·细胞凋亡第57-58页
   ·细胞对病毒的敏感性第58-60页
第三章 粉纹夜蛾胚胎细胞系 QB-Tn9-4s 高蛋白表达克隆株的筛选及无血清驯化第60-101页
 1 引言第60-61页
 2 材料与方法第61-65页
   ·试验材料第61-62页
     ·供试细胞系第61页
     ·供试病毒第61页
     ·培养基和血清第61页
     ·生化试剂第61-62页
     ·培养板和培养瓶第62页
   ·试验方法第62-65页
     ·EX-CELL 420 培养基的配制第62页
     ·细胞培养方法第62页
     ·细胞克隆第62-63页
     ·细胞生物学特性测定第63-64页
     ·细胞的无血清培养和驯化第64页
     ·重组蛋白表达水平的测定第64-65页
 3 结果与分析第65-95页
   ·QB-Tn9-4s 细胞克隆及生物学特性第65-74页
     ·细胞克隆及克隆株形态第66-68页
     ·克隆株基因组 DNA 的 RAPD 分析第68页
     ·细胞冻存与复苏第68-69页
     ·细胞对病毒敏感性及病毒多角体产量的测定第69-71页
     ·重组蛋白表达水平分析第71-74页
   ·粉纹夜蛾胚胎细胞系 QB-Tn9-4s 及其克隆株的无血清驯化第74-95页
     ·无血清驯化第74-80页
     ·细胞的形态比较第80-81页
     ·细胞冻存与复苏第81页
     ·细胞生长曲线和群体倍增时间第81-84页
     ·细胞对病毒敏感性及病毒多角体产量第84-86页
     ·出芽性病毒(BV)产量第86-87页
     ·重组蛋白表达水平分析第87-95页
 4. 讨论第95-101页
   ·细胞克隆第95-96页
   ·细胞的无血清驯化第96-98页
   ·病毒产量第98页
   ·蛋白表达第98-101页
第四章 结论第101-103页
参考文献第103-117页
致谢第117-118页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第118页

论文共11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连作杨树人工林地力衰退研究:酚酸的累积及其化感效应
下一篇:以筝歌为表现形式的古典诗词弹唱艺术初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