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0页 |
1 绪论 | 第10-22页 |
·课题来源 | 第10页 |
·我国水污染现状及污水处理技术高能耗现状 | 第10-11页 |
·氧化沟工艺的基本情况 | 第11-15页 |
·计算流体动力学简介 | 第15-16页 |
·CFD 软件在氧化沟流场研究中的应用 | 第16-19页 |
·CFD 软件在氧化沟溶解氧分布研究中的应用 | 第19-20页 |
·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| 第20-22页 |
2 模拟所依托实际工程及研究方案 | 第22-28页 |
·模拟的氧化沟实际工程概述 | 第22-24页 |
·流场分布模拟方案 | 第24-25页 |
·溶解氧输运模拟方案 | 第25页 |
·流场和溶解氧分布实测方案 | 第25-28页 |
3 氧化沟数学模型的建立 | 第28-32页 |
·几何模型的建立 | 第28-29页 |
·网格的划分 | 第29-30页 |
·湍流模型的选择 | 第30-32页 |
4 氧化沟内曝气转碟的模拟 | 第32-45页 |
·曝气转碟的模拟实现方法改进 | 第32-35页 |
·工况Ⅰ氧化沟内混合液流场的模拟定义 | 第35-37页 |
·工况Ⅰ模拟数据与实测数据的对比 | 第37-41页 |
·工况Ⅰ碟片粗糙高度设置为0.020M 时流场模拟结果分析 | 第41-4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3-45页 |
5 氧化沟内水下推进器的模拟 | 第45-55页 |
·水下推进器的模拟实现方法研究 | 第45-47页 |
·工况Ⅱ氧化沟内混合液流场的模拟定义 | 第47-49页 |
·工况Ⅱ模拟数据与实测数据的对比 | 第49-51页 |
·工况Ⅱ流场模拟结果分析 | 第51-5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3-55页 |
6 转碟和水下推进器同时开启时流场的模拟 | 第55-61页 |
·工况Ⅲ氧化沟内混合液流场的模拟定义 | 第55页 |
·工况Ⅲ流场模拟结果分析 | 第55-59页 |
·能耗优化配置建议 | 第5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9-61页 |
7 氧化沟溶解氧输运的模拟 | 第61-72页 |
·溶解氧输运模拟的实现方案 | 第61-62页 |
·不同工况下的溶解氧输运模拟 | 第62-7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71-72页 |
8 结论及建议 | 第72-75页 |
·结论 | 第72-73页 |
·建议 | 第73-75页 |
致谢 | 第75-7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6-81页 |
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| 第81-82页 |
附录2 本文主要符号表 | 第82-83页 |
附录3 实测流速和溶解氧表 | 第83-8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