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益气养阴法论治甲亢合并白细胞减少的临床研究
提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7页 |
引言 | 第7-8页 |
临床研究 | 第8-20页 |
一、研究对象 | 第8-9页 |
(一)诊断标准 | 第8页 |
(二)病例选择 | 第8-9页 |
二、研究方法 | 第9-11页 |
(一)病例来源 | 第9页 |
(二)病例分组 | 第9页 |
(三)治疗措施 | 第9页 |
(四)临床观察指标 | 第9-10页 |
(五)疗效判定标准 | 第10页 |
(六)统计方法 | 第10-11页 |
三、一般资料分析 | 第11页 |
(一)年龄分布 | 第11页 |
(二)性别分布 | 第11页 |
(三)病程分布 | 第11页 |
四、研究结果与分析 | 第11-19页 |
五、两组治疗后安全性观察 | 第19-20页 |
讨论 | 第20-32页 |
一、对病因病机的分析 | 第20-24页 |
(一)中医学病因病机 | 第20-23页 |
(二)甲亢合并白细胞减少的免疫学机制 | 第23-24页 |
(三)治疗方法 | 第24页 |
二、治则治法分析 | 第24-26页 |
(一)益气养阴、健脾补肾以治其本 | 第25页 |
(二)清肝泻火、化痰祛瘀解毒治其标 | 第25-26页 |
三、方药探讨 | 第26-30页 |
(一)方药组成 | 第26页 |
(二)方药分析 | 第26-28页 |
(三)药理研究 | 第28-30页 |
四、研究结果讨论 | 第30-32页 |
(一)对甲状腺功能和白细胞、中性粒细胞数目的影响 | 第30页 |
(二)对临床单项症状体征疗效的分析 | 第30页 |
(三)药物的安全性分析 | 第30页 |
(四)对中医症候疗效的分析 | 第30-31页 |
(五)研究的不足 | 第31-32页 |
结语 | 第32-3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3-36页 |
综述 | 第36-4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0-43页 |
附录 | 第43-45页 |
致谢 | 第45-46页 |
发表论文 | 第46-49页 |
详细摘要 | 第49-5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