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职幼教专业学生德性培育研究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8页 |
目录 | 第8-10页 |
第一章 导论 | 第10-15页 |
·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| 第10-12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10-11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1-12页 |
·学生德性培育理论的发展 | 第12-13页 |
·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| 第12-13页 |
·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| 第13页 |
·研究思路与方法 | 第13-15页 |
第二章 德性问题概述 | 第15-19页 |
·德性的含义 | 第15-16页 |
·德性与德行 | 第16-19页 |
第三章 德性培育缺失的表现 | 第19-23页 |
·中职幼教学生的道德认识问题 | 第19-21页 |
·教育者忽视了受教育者的道德选择能力和选择权利 | 第19-20页 |
·受教育者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道德义务 | 第20-21页 |
·中职幼教学生的公共伦理素质不高 | 第21-22页 |
·缺乏职业荣誉感 | 第21页 |
·道德情感体验存在低俗化倾向 | 第21-22页 |
·中职幼教学生道德行为失范 | 第22-23页 |
·违规行为较频繁 | 第22页 |
·在物欲追逐中失去自我和目标 | 第22-23页 |
第四章 德性培育缺失的原因剖析 | 第23-27页 |
·社会方面 | 第23-24页 |
·幼教职业的社会评价不高影响学生德性培育之自觉性 | 第23页 |
·工作待遇比较低影响学生德性培育之自觉性 | 第23-24页 |
·学校方面 | 第24-25页 |
·学校德性培育的课程开设情况不理想 | 第24页 |
·教师的人格魅力不够 | 第24-25页 |
·学生方面 | 第25-27页 |
·自卑心理严重 | 第25-26页 |
·责任感缺乏 | 第26-27页 |
第五章 德性培育的方法和途径 | 第27-30页 |
·根据学生心理特点进行教化 | 第27页 |
·教育方法要灵活多样 | 第27-28页 |
·发挥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| 第28-30页 |
·职前教育与职后跟踪教育的结合 | 第30页 |
研究的结论与反思 | 第30-3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2-33页 |
致谢 | 第33-34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| 第3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