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--化学论文--物理化学(理论化学)、化学物理学论文

镧系酞菁催化剂的合成及其在噻吩氧化反应中的催化研究

摘要第1-4页
Abstract第4-12页
第一章 绪论第12-25页
   ·引言第12-13页
   ·柴汽油中硫化物的类型与分布第13-14页
   ·轻质燃料油深度脱硫技术概述第14-19页
     ·加氢脱硫技术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·SCANfining技术第15页
       ·ISAL技术第15页
       ·Prime-G技术第15页
       ·我国的加氢脱硫情况第15-16页
     ·氧化脱硫技术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·双氧水氧化脱硫第17页
       ·臭氧氧化脱硫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·氧气氧化脱硫第18页
     ·吸附脱硫第18页
     ·生物脱硫第18-19页
   ·ZSM-5型分子筛的性能与用途第19-22页
     ·ZSM-5型分子筛的物理化学特性第20页
     ·ZSM-5型分子筛的催化性能与在石油化工领域的应用第20-21页
     ·ZSM-5型分子筛的改性与修饰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·杂原子替代第22页
       ·有机-无机嫁接(表面修饰)第22页
   ·酞菁概述第22-24页
     ·酞菁在脱硫中的应用第23-24页
   ·本课题的选题思路与创新点第24-25页
第二章 硝基取代的三明治型酞菁合成与性质研究第25-43页
   ·硝基取代三明治型酞菁的合成第25-30页
     ·试剂第25-26页
     ·仪器第26页
     ·八硝基三明治型金属酞菁的合成路线第26-30页
       ·八硝基三明治型金属镧酞菁(La(PcTn)_2)的合成第27页
       ·八硝基三明治型金属铈酞菁(Ce(PcTn)_2)的合成第27页
       ·八硝基三明治型金属镨酞菁(Pr(PcTn)_2)的合成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·八硝基三明治型金属钕酞菁(Nd(PcTn)_2)的合成第28页
       ·八硝基三明治型金属钐酞菁(Sm(PcTn)_2)的合成第28页
       ·八硝基三明治型金属铕酞菁(Eu(PcTn)_2)的合成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·八硝基三明治型金属钆酞菁(Gd(PcTn)_2)的合成第29页
       ·八硝基三明治型金属镝酞菁(Dy(PcTn)_2)的合成第29页
       ·八硝基三明治型金属钬酞菁(Ho(PcTn)_2)的合成第29页
       ·八硝基三明治型金属铒酞菁(Er(PcTn)_2)的合成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·八硝基三明治型金属镱酞菁(Yb(PcTn)_2)的合成第30页
   ·八硝基三明治型金属酞菁的性质研究第30-42页
     ·傅里叶变换红外测试第30-33页
     ·紫外可见光吸收测试第33-36页
     ·固体荧光测试第36-38页
     ·X射线粉末衍射测试第38-40页
     ·循环伏安电性能测试第40-42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42-43页
第三章 六硝基二氨基取代的三明治型酞菁合成与性质研究第43-53页
   ·六硝基二氨基取代三明治型酞菁的合成第43-45页
     ·试剂第43页
     ·仪器第43页
     ·六硝基二氨基取代的三明治型酞菁合成路线第43-45页
       ·六硝基二氨基取代的三明治型金属镧酞菁(La(Pc)_2(NO_2)_6(NH_2)_2)的合成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·六硝基二氨基取代的三明治型金属铈酞菁(Ce(Pc)_2(NO_2)_6(NH_2)_2)的合成第44页
       ·六硝基二氨基取代的三明治型金属镨酞菁(Pr(Pc)_2(NO_2)_6(NH_2)_2)的合成第44页
       ·六硝基二氨基取代的三明治型金属钕酞菁(Nd(Pc)_2(NO_2)_6(NH_2)_2)的合成第44页
       ·六硝基二氨基取代的三明治型金属钐酞菁(Sm(Pc)_2(NO_2)_6(NH_2)_2)的合成第44页
       ·六硝基二氨基取代的三明治型金属铕酞菁(Eu(Pc)_2(NO_2)_6(NH_2)_2)的合成第44页
       ·六硝基二氨基取代的三明治型金属钆酞菁(Gd(Pc)_2(NO_2)_6(NH_2)_2)的合成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·六硝基二氨基取代的三明治型金属镝酞菁(Dy(Pc)_2(NO_2)_6(NH_2)_2)的合成第45页
       ·六硝基二氨基取代的三明治型金属钬酞菁(Ho(Pc)_2(NO_2)_6(NH_2)_2)的合成第45页
       ·六硝基二氨基取代的三明治型金属铒酞菁(Er(Pc)_2(NO_2)_6(NH_2)_2)的合成第45页
   ·六硝基二氨基取代的三明治型金属酞菁的性质研究第45-52页
     ·傅里叶变换红外测试第45-47页
     ·紫外可见光吸收测试第47-50页
     ·X射线粉末衍射测试第50-52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52-53页
第四章 三明治型酞菁脱硫催化剂的制备与表征第53-81页
   ·试剂第53页
   ·仪器第53页
   ·ZSM-5分子筛的功能化第53-54页
   ·催化剂制备第54-55页
     ·镧酞菁催化剂的制备第54页
     ·铈酞菁催化剂的制备第54页
     ·镨酞菁催化剂的制备第54-55页
     ·钕酞菁催化剂的制备第55页
     ·钐酞菁催化剂的制备第55页
     ·铕酞菁催化剂的制备第55页
     ·钆酞菁催化剂的制备第55页
     ·镝酞菁催化剂的制备第55页
     ·钬酞菁催化剂的制备第55页
     ·铒酞菁催化剂的制备第55页
     ·镱酞菁催化剂的制备第55页
   ·催化剂的表征第55-80页
     ·傅里叶变换红外测试第55-58页
     ·键合副产物的确定第58页
     ·催化剂X-ray粉末衍射测试第58-59页
     ·催化剂扫描电镜测试第59-60页
     ·催化剂XPS测试第60-61页
     ·氮气吸附脱附测试第61-80页
       ·吸附脱附等温曲线第62页
       ·BET多点法比表面积第62-64页
         ·ZSM-5分子筛的BET多点法比表面积第62-63页
         ·铈催化剂的BET多点法比表面积第63页
         ·镨催化剂的BET多点法比表面积第63-64页
         ·铒催化剂的BET多点法比表面积第64页
       ·BET单点法比表面积第64-67页
         ·ZSM-5分子筛的BET单点法比表面积第64-65页
         ·铈催化剂的BET单点法比表面积第65页
         ·镨催化剂的BET单点法比表面积第65-66页
         ·铒催化剂的BET单点法比表面积第66-67页
       ·langmuir比表面积第67-69页
         ·ZSM-5分子筛的langmuir比表面积第67页
         ·铈催化剂的langmuir比表面积第67-68页
         ·镨催化剂的langmuir比表面积第68页
         ·铒催化剂的langmuir比表面积第68-69页
       ·统计吸附层厚度法测定外比表面积第69-71页
         ·ZSM-5分子筛外比表面积第69页
         ·铈催化剂外比表面积第69-70页
         ·镨催化剂外比表面积第70页
         ·铒催化剂外比表面积第70-71页
       ·BJH孔径分析第71-73页
         ·ZSM-5分子筛BJH孔径分析第71页
         ·铈催化剂BJH孔径分析第71-72页
         ·镨催化剂BJH孔径分析第72-73页
         ·铒催化剂BJH孔径分析第73页
       ·MK-plate法孔径孔容分析第73-76页
         ·ZSM-5分子筛MK-plate法孔径分析第73-74页
         ·铈催化剂MK-plate法孔径分析第74页
         ·镨催化剂MK-plate法孔径分析第74-75页
         ·铒催化剂MK-plate法孔径分析第75-76页
       ·T-Plot法微孔分析第76-78页
         ·ZSM-5分子筛T-Plot法微孔分析第76页
         ·铈催化剂T-Plot法微孔分析第76-77页
         ·镨催化剂T-Plot法微孔分析第77页
         ·铒催化剂T-Plot法微孔分析第77-78页
       ·D-R法微孔分析第78页
       ·理想模型估算及真密度第78-79页
       ·氮气脱附吸附实验讨论第79-80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80-81页
第五章 催化性能测试第81-91页
   ·试剂第81页
   ·仪器第81页
   ·催化活性测试第81-88页
     ·模拟油品的配制第81页
     ·催化活性测试装置第81-82页
     ·催化测试条件第82页
     ·标准曲线的绘制第82页
     ·催化剂活性测试第82-85页
     ·铈催化剂催化行为动力学研究第85-86页
     ·催化剂浓度对催化活性的影响第86-87页
     ·噻吩浓度对催化活性的影响第87页
     ·催化剂重复使用测试第87-88页
   ·催化产物研究第88页
   ·催化机理第88-89页
   ·对于二苯并噻吩的吸附作用的研究第89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89-91页
第六章 论文总结与展望第91-93页
   ·论文总结第91页
   ·展望第91-93页
参考文献第93-99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第99页
硕士期间参与科研项目第99-100页
致谢第100页

论文共10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二茂铁吲哚及二茂铁β-二酮金属络合物的合成与抑菌活性研究
下一篇:PBS及P(BS-co-1,2-PS)的二元酰氯扩链合成及其生物降解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