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交通运输论文--铁路运输论文--铁路线路工程论文--线路规划、勘测与设计论文--勘测论文--线路测量论文

既有线路精确测量的关键技术研究

摘要第1-4页
ABSTRACT第4-8页
第一章 绪论第8-19页
   ·铁道线路测量第8-14页
     ·轨道几何尺寸的测量第8-10页
     ·线路测量的两种模式第10-14页
   ·传统线路测量第14-15页
   ·具有运营维护控制网的线路三维测量第15-16页
   ·研究意义第16-17页
   ·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第17-19页
第二章 既有线路精确测量系统第19-27页
   ·系统概述第19页
   ·系统方案和原理第19-21页
     ·系统方案第19-20页
     ·系统测量原理第20-21页
   ·主要组成第21-25页
     ·手推小车第21-22页
     ·全站仪第22-23页
     ·上位机第23-24页
     ·智能传感器网络第24-25页
   ·系统工作流程第25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25-27页
第三章 既有线路精确测量关键数学模型的建立第27-54页
   ·铁路线路的设计第27-33页
     ·铁路线路平面第27-29页
     ·铁路线路纵断面第29-32页
     ·铁路标志第32-33页
   ·既有线路精确测量关键问题的数学描述第33-35页
   ·理论基础第35-41页
     ·函数逼近第35-36页
     ·插值和曲线拟合第36-39页
     ·直角坐标系变换第39-41页
   ·既有线路精确测量数学模型的建立第41-52页
     ·理论曲线的数学建模第41-46页
     ·各坐标系的统一第46-48页
     ·基桩绝对坐标的反演模型第48-52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52-54页
第四章 求解既有线路精确测量数学模型的关键算法第54-70页
   ·理论基础第54-61页
     ·数值积分的常用方法第54-56页
     ·无约束最优化方法第56-61页
   ·求解既有线路精确测量数学模型的关键算法第61-68页
     ·目标函数表达式的关键算法第61-64页
     ·求基桩反演模型的关键算法第64-68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68-70页
第五章 既有线路精确测量系统数学模型的仿真和验证第70-82页
   ·既有线路精确测量系统数学模型的仿真设计第70-73页
   ·既有线路精确测量系统数学模型的仿真结果第73-81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81-82页
第六章 总结与展望第82-84页
   ·论文总结第82页
   ·后续工作展望第82-84页
参考文献第84-88页
致谢第88-89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第89页
 1. 科研情况第89页
 2. 发表论文情况第89页

论文共8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润肠通降片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(气阴两虚证)的临床观察
下一篇:注射用益气复脉(冻干)治疗冠心病心绞痛(气阴两虚型)的临床观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