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9页 |
| Abstract | 第9-11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11-18页 |
| ·研究背景 | 第11-12页 |
| ·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| 第12-13页 |
| 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3-16页 |
| ·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| 第16-18页 |
| 第2章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概述 | 第18-22页 |
| ·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 | 第18-19页 |
| ·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面临的挑战 | 第19-22页 |
| ·二元社会结构的阻碍 | 第19页 |
| ·农村非农产业对劳动力的容纳能力有限 | 第19-20页 |
| ·城镇化发展速度较慢 | 第20-21页 |
| ·农村劳动力文化水平整体不高 | 第21页 |
| ·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体制和政策障碍 | 第21-22页 |
| 第3章 济阳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 | 第22-30页 |
| ·研究区域概况 | 第22-24页 |
| ·济阳县情分析 | 第22-23页 |
| ·济阳县农村劳动力资源的现状 | 第23-24页 |
| ·济阳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 | 第24-30页 |
| ·对济阳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历史考察 | 第24-26页 |
| ·转移情况及特征 | 第26-27页 |
| ·转移模式分析 | 第27-28页 |
| ·对当地经济的影响分析 | 第28-30页 |
| 第4章 济阳县农村劳动力转移面临的问题 | 第30-37页 |
| ·农村劳动力转移面临的问题分析 | 第30-33页 |
| ·动力分析及转移收益 | 第30-31页 |
| ·阻力分析及转移成本 | 第31-33页 |
| ·"民工荒"对济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启示 | 第33-37页 |
| ·"民工荒"的本质分析 | 第33-35页 |
| ·"民工荒"现象的启示 | 第35-37页 |
| 第5章 济阳县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政策建议 | 第37-47页 |
| ·济阳县农村劳动力转移整体思考 | 第37-39页 |
| ·发展第三产业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手段 | 第37页 |
| ·发展现代农业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强大推力 | 第37-38页 |
| ·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内在要求 | 第38-39页 |
| ·稳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,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流转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时代要求 | 第39页 |
| ·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途径探讨 | 第39-43页 |
| ·加大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力度激活转移源头 | 第39-41页 |
| ·进程拓宽转移渠道 | 第41-42页 |
| ·强化输出意识,做大劳务文章 | 第42-43页 |
| ·创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相关制度 | 第43-47页 |
| ·创新农村土地流转制度 | 第44页 |
| ·创新城乡户籍管理制度 | 第44-45页 |
| ·创新劳动和社会保障制度 | 第45页 |
| ·创新城乡平等就业制度 | 第45-47页 |
| 结束语 | 第47-48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8-51页 |
| 致谢 | 第51-52页 |
|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| 第5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