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4页 |
·课题背景 | 第9-10页 |
·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| 第10-12页 |
·研究内容与主要工作 | 第12页 |
·论文结构安排 | 第12-14页 |
第二章 第三代短波通信系统自动链路建立协议 | 第14-31页 |
·第三代短波通信系统简介 | 第14页 |
·自动链路建立协议中的技术点 | 第14-19页 |
·BWx系列突发波形 | 第15-16页 |
·频率管理 | 第16页 |
·地址结构 | 第16-17页 |
·驻留组结构 | 第17-18页 |
·时隙划分 | 第18-19页 |
·自动链路建立协议 | 第19-31页 |
·自动链路建立(ALE)模块 | 第19-25页 |
·业务管理(TM)模块 | 第25-30页 |
·数据链路(xDL)模块 | 第30页 |
·电路链路管理(CLC)模块 | 第30-31页 |
第三章 嵌入式Linux在ARM9200开发平台上的搭建 | 第31-42页 |
·协议实现平台的选择 | 第31-32页 |
·硬件平台选择 | 第31页 |
·操作系统选择 | 第31-32页 |
·ARM9200硬件平台简介 | 第32-36页 |
·ATMEL的AT91RM9200微处理器 | 第33-35页 |
·Flash存储器 | 第35页 |
·SDRAM存储器 | 第35页 |
·异步串行通讯口 | 第35页 |
·液晶显示屏 | 第35页 |
·按键板 | 第35-36页 |
·交叉编译环境的搭建 | 第36-37页 |
·开发环境的搭建 | 第37-42页 |
·Windows XP超级终端配置 | 第37-38页 |
·编译Linux内核 | 第38页 |
·配置文件系统ramdisk | 第38-39页 |
·加载内核和文件系统 | 第39页 |
·烧写内核和文件系统 | 第39-40页 |
·实现加电Linux自启动 | 第40-42页 |
第四章 自动链路建立协议系统实现 | 第42-59页 |
·协议实现思路及系统总体设计 | 第42-43页 |
·站点信道管理模块 | 第43-44页 |
·链路层模块 | 第44-56页 |
·ALE模块 | 第44-50页 |
·TM模块 | 第50-55页 |
·LDL模块 | 第55-56页 |
·CLC模块 | 第56页 |
·应用层模块 | 第56-59页 |
·按键输入模块 | 第57页 |
·液晶显示模块 | 第57-59页 |
第五章 自动链路建立协议系统测试 | 第59-65页 |
·测试概述 | 第59页 |
·个人呼叫测试 | 第59-60页 |
·选呼测试 | 第60-61页 |
·多播呼叫测试 | 第61-62页 |
·广播呼叫测试 | 第62-64页 |
·测试总结 | 第64-65页 |
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65-6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6-68页 |
致谢 | 第68-69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6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