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容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0页 |
引言 | 第10-12页 |
一、导论 | 第12-16页 |
(一) 民族与民族平等概念解析 | 第12-13页 |
(二) 民族平等理论与民族平等政策 | 第13-14页 |
(三) 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理论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| 第14-16页 |
1. 理论意义 | 第14-15页 |
2. 实践意义 | 第15-16页 |
二、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理论的提出与发展 | 第16-25页 |
(一) 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理论的提出 | 第16-18页 |
(二) 列宁对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理论的发展 | 第18-25页 |
三、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理论中国化的客观依据 | 第25-29页 |
(一) 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理论中国化的时代背景 | 第25-26页 |
(二) 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理论中国化的理论依据 | 第26-27页 |
(三) 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理论中国化的历史依据 | 第27-28页 |
1. 中国悠久的民族平等和谐文化思想 | 第27页 |
2. 中国的民族发展历史 | 第27-28页 |
(四) 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理论中国化的现实依据 | 第28-29页 |
四、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理论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| 第29-43页 |
(一)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初步探索和实践 | 第29-33页 |
1. 1921——1938 年以民族自决和联邦制为主的民族平等政策 | 第29-30页 |
2. 1938——1949 年民族自决和联邦制政策的消失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形成和实施 | 第30-33页 |
(二) 建国后民族平等政策的制度化和法制化建设 | 第33-36页 |
1. 1949 ——1965 年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正式确立和全面推行 | 第33-35页 |
2.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曲折发展时期 | 第35-36页 |
(三)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民族平等政策的进一步完善 | 第36-43页 |
1. 1978——1989 年民族平等政策的拨乱反正和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律体系的初步形成 | 第36-38页 |
2. 1989——2002 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民族平等政策的发展 | 第38-40页 |
3. 2002 年以来民族平等政策的进一步完善 | 第40-43页 |
五、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理论 | 第43-57页 |
(一) 毛泽东民族平等理论 | 第43-47页 |
(二) 邓小平民族平等理论 | 第47-50页 |
(三) 中国共产党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民族平等理论 | 第50-53页 |
(四) 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新的中央领导集体的民族平等理论 | 第53-57页 |
结束语 | 第57-59页 |
致谢 | 第59-6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0-6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