郑文焯清空词学思想研究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9页 |
引言 | 第9-12页 |
第1章 郑文焯的词学活动与其清空论的形成 | 第12-27页 |
·郑文焯的作词历程和词学活动 | 第12-16页 |
·郑文焯的作词历程 | 第12-15页 |
·郑文焯的词学活动 | 第15-16页 |
·郑文焯身世性情及学词门径对其清空论的影响 | 第16-20页 |
·身世性情对其清空论的影响 | 第17-20页 |
·学词门径对其清空论的影响 | 第20页 |
·张炎《词源》"清空论"对郑文焯的影响 | 第20-27页 |
·诸家对《词源》清空论的解读 | 第21-24页 |
·张炎清空的内涵及其对郑文焯清空论的影响 | 第24-27页 |
第2章 郑文焯清空论的内涵 | 第27-43页 |
·张炎《词源》以来清空论的发展 | 第27-33页 |
·郑文焯清空论的内涵 | 第33-40页 |
·词要清空"先尽词表之能事" | 第33-35页 |
·"词意固宜清空" | 第35-37页 |
·清空在于骨气 | 第37-40页 |
·郑文焯清空论在其创作中的表现 | 第40-43页 |
第3章 郑文焯"清空论"与晚清词派 | 第43-54页 |
·常州词派在晚清的发展与主导地位 | 第43-45页 |
·郑文焯"清空论"与陈廷焯的"沉郁说" | 第45-48页 |
·郑文焯清空论与王鹏运、况周颐"重、拙、大" | 第48-54页 |
结语 | 第54-55页 |
附录 | 第55-7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5-77页 |
致谢 | 第7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