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交通运输论文--公路运输论文--桥涵工程论文--结构原理、结构力学论文

连续桥梁三向隔震体系地震反应分析

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11页
第1章 绪论第11-29页
   ·课题背景第11-13页
   ·国内外桥梁减隔震技术研究进展第13-19页
     ·桥梁震害第13-14页
     ·国外桥梁减隔震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第14-17页
     ·国内桥梁减隔震技术研究与应用第17-19页
   ·多维地震作用与多维基础隔震研究进展第19-24页
     ·多维地震作用研究进展第19-20页
     ·多维基础隔震研究进展第20-22页
     ·粘滞流体阻尼器的研究与应用第22-24页
   ·土-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研究进展第24-28页
     ·土-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概念第24页
     ·土-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发展历史第24-26页
     ·桩-土-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研究第26-28页
   ·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28-29页
第2章 三维基础隔震装置的设计第29-53页
   ·引言第29页
   ·铅芯橡胶隔震垫的设计第29-39页
     ·铅芯橡胶隔震垫的构造第30-33页
     ·铅芯橡胶隔震垫力学性能设计第33-39页
   ·碟形弹簧的设计第39-44页
     ·碟形弹簧的构造及特点第39-40页
     ·碟形弹簧力学性能设计第40-44页
   ·粘滞耗能减震阻尼器的设计第44-50页
     ·粘滞流体阻尼器的分类第44-46页
     ·粘滞流体阻尼器的计算模型第46-50页
   ·三维基础隔震装置的设计第50-52页
     ·三维基础隔震装置强度设计第50-51页
     ·三维基础隔震装置力学性能设计第51-52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52-53页
第3章 连续板桥三向隔震地震反应分析第53-86页
   ·引言第53页
   ·桥梁抗震设计理论和方法第53-55页
     ·静力分析方法第53-54页
     ·动力反应谱法第54-55页
     ·动力时程分析法第55页
   ·连续板桥有限元分析模型第55-58页
     ·续板桥有限元模型构件的模拟第56-58页
     ·连续板桥有限元模型边界条件第58页
   ·连续板桥动力特性分析第58-60页
   ·连续板桥地震响应反应谱分析第60-66页
     ·反应谱分析基本原理第60-62页
     ·谱曲线的确定第62-64页
     ·振型组合方法第64-65页
     ·谱分析结果第65-66页
   ·连续板桥三向隔震地震反应时程分析第66-84页
     ·ANSYS时程分析方法第66-67页
     ·桥梁减隔震理论分析第67-69页
     ·地震波的选取第69-71页
     ·连续板桥水平隔震地震反应分析第71-78页
     ·连续板桥竖向隔震地震反应分析第78-84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84-86页
第4章 桩-土-桥相互作用连续板桥地震反应分析第86-103页
   ·引言第86页
   ·桩-土-结构动力相互分析模型第86-97页
     ·Penzien模型第86-88页
     ·本文改进的模型第88-89页
     ·运动方程的建立第89页
     ·简化分析模型参数的确定第89-97页
   ·考虑桩-土-结构相互作用连续板桥有限元模型第97-98页
     ·分析模型第97页
     ·单元模拟和边界条件第97-98页
   ·考虑桩-土-桥相互作用连续板桥地震反应分析第98-102页
     ·动力特性分析第98-99页
     ·动力时程分析第99-102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102-103页
结论第103-105页
参考文献第105-116页
附录第116-129页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29-131页
致谢第131页

论文共13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钢板剪力墙和组合剪力墙的抗剪静力性能
下一篇:大跨度多支撑结构多点激励反应分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