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9-14页 |
·课题研究的背景及其理论与实际意义 | 第9-10页 |
·课题的研究现状 | 第10-13页 |
·国外研究状况 | 第10-11页 |
·国内研究状况 | 第11-13页 |
·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3-14页 |
·重载交通特性研究 | 第13页 |
·水泥混凝土路面荷载与应力水平的关系 | 第13页 |
·分析重载作用下水泥混凝土路面破坏特征及其破坏机理 | 第13页 |
·防止重交通荷载对水泥混凝土路面损坏对策研究 | 第13-14页 |
第2章 重载道路交通特性研究 | 第14-32页 |
·轴载标准 | 第14页 |
·总质量规定值 | 第14页 |
·轴载质量规定值 | 第14页 |
·许昌豫31 线重载调查分析 | 第14-19页 |
·二轴、三轴、四轴车车重组成情况 | 第15-16页 |
·后轴轴载谱 | 第16-19页 |
·小结 | 第19页 |
·平顶山市国道311 线重载调查分析 | 第19-21页 |
·二轴、三轴、四轴车车重组成情况 | 第19-21页 |
·小结 | 第21页 |
·国道109 线孙启庄-大同段轴载分布 | 第21-24页 |
·后轴轴载谱 | 第22-24页 |
·湖北襄樊重载道路轴载调查 | 第24-29页 |
·车重分布统计 | 第24-27页 |
·后轴轴载谱 | 第27-29页 |
·小结 | 第29页 |
·其它道路重载情况 | 第29-3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1-32页 |
第3章 水泥混凝土路面荷载与应力水平关系 | 第32-50页 |
·设计理论和分析方法 | 第32页 |
·有限元计算模型 | 第32-39页 |
·水泥混凝土路面板有限元模型 | 第32-33页 |
·弹性地基模型 | 第33页 |
·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典型结构 | 第33-35页 |
·荷载的施加 | 第35页 |
·单元的选取 | 第35-37页 |
·收敛性分析 | 第37-39页 |
·约束条件 | 第39页 |
·有限元计算值检验 | 第39页 |
·车轮荷载与应力水平的关系 | 第39-49页 |
·轴载与应力水平关系公式 | 第39-40页 |
·关系式的应用 | 第40-4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9-50页 |
第4章 重载对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损坏机理研究 | 第50-61页 |
·重载对水泥混凝土路面破坏类型 | 第50-51页 |
·唧泥、错台 | 第50页 |
·开裂、断板 | 第50-51页 |
·露骨 | 第51页 |
·唧泥机理分析 | 第51-52页 |
·面板与基层之间存在空隙 | 第51页 |
·面板与基层及路基之间自由水的影响 | 第51-52页 |
·频繁的重载车辆的作用 | 第52页 |
·接缝传荷能力的影响 | 第52页 |
·开裂、断板机理分析 | 第52-55页 |
·水泥混凝土路面板断裂类型 | 第53页 |
·水泥混凝土路面开裂过程分析 | 第53-55页 |
·重载交通对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应力的影响 | 第55-60页 |
·水泥混凝土路面板脱空原因分析 | 第55页 |
·水泥混凝土板板底脱空模型 | 第55-56页 |
·接缝传荷能力的模拟 | 第56-57页 |
·重载与脱空耦合作用下水泥混凝土面板应力分析 | 第57-6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0-61页 |
第5章 防止重载对水泥混凝土路面损坏对策研究 | 第61-72页 |
·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应力影响因素分析 | 第61-63页 |
·面板厚度、基层顶面当量回弹模量对板底拉应力的影响 | 第61-63页 |
·轴型对板底拉应力的影响 | 第63页 |
·充分重视基层的作用 | 第63-67页 |
·保证基层的平整度 | 第64页 |
·加强基础的抗冲刷能力 | 第64页 |
·面板与基层间设置隔离层 | 第64-67页 |
·加强接缝传荷能力 | 第67页 |
·重载车辆限载的评价 | 第67-70页 |
·车辆限载前路面结构使用寿命 | 第67-68页 |
·车辆限载后路面结构使用寿命 | 第68-7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70-72页 |
结论 | 第72-7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4-79页 |
致谢 | 第7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