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8页 |
Abstract | 第8-31页 |
1 绪论 | 第31-53页 |
·研究意义及应用前景 | 第31-33页 |
·应用前景 | 第31-32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32-33页 |
·复式河槽水沙复杂行为研究是河道水力学的前沿课题 | 第32页 |
·丰富和完善泥沙运动力学和河床演变学的研究内容 | 第32-33页 |
·复式河槽研究现状及分析 | 第33-44页 |
·复式河槽水流阻力研究现状及分析 | 第33-35页 |
·复式河槽动量交换机理研究现状及分析 | 第35-37页 |
·试验研究 | 第36页 |
·理论研究 | 第36-37页 |
·复式河槽过流能力研究现状及分析 | 第37-38页 |
·植被作用下的复式河槽研究现状及分析 | 第38-41页 |
·植被作用下的河槽水流阻力 | 第38-40页 |
·植被作用下的河槽过流能力计算方法 | 第40-41页 |
·复式河槽泥沙输移研究现状及分析 | 第41-44页 |
·国内研究现状 | 第41-42页 |
·国外研究现状 | 第42-44页 |
·复式河槽研究现状概括 | 第44页 |
·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及章节安排 | 第44-4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5-53页 |
2 复式河槽水流阻力 | 第53-75页 |
·前言 | 第53页 |
·复式河槽断面形态对阻力系数的影响 | 第53-61页 |
·单一河道阻力系数 | 第53-54页 |
·局部阻力系数分析 | 第54-58页 |
·试验概况 | 第54-55页 |
·断面形态及滩地粗糙度对阻力系数的影响 | 第55-58页 |
·综合阻力系数分析 | 第58-61页 |
·主槽和滩地的平均阻力系数 | 第58-59页 |
·曼宁阻力系数 | 第59-60页 |
·Darcy-Weishbach 阻力系数与雷诺数的关系 | 第60-61页 |
·结论 | 第61页 |
·复式河槽综合糙率计算方法比较与分析 | 第61-71页 |
·复式河槽综合糙率计算方法 | 第62-66页 |
·Cox 方法(CM) | 第63页 |
·Einstein-Banks 方法(EBM) | 第63-64页 |
·Lotter 方法(LM) | 第64页 |
·Krishnamurthy-Christensen 方法(KCM) | 第64页 |
·Dracos-Hardegger 方法(DHM) | 第64-66页 |
·验证资料 | 第66页 |
·比较与分析 | 第66-71页 |
·结论 | 第7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71-7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2-75页 |
3 复式河槽动量交换机理 | 第75-89页 |
·前言 | 第75页 |
·复式河槽动能损失强度分析 | 第75-82页 |
·动能损失机理 | 第75-77页 |
·横向动能校正系数和动能损失率的计算式 | 第77-78页 |
·断面形态对横向动能校正系数和动能损失率的影响 | 第78-81页 |
·单一河槽横向动能校正系数和动能损失率 | 第78-79页 |
·水深及滩地宽度的影响 | 第79-80页 |
·主槽边坡的影响 | 第80页 |
·非对称性的影响 | 第80-81页 |
·结论 | 第81-82页 |
·复式河槽动量输运系数研究 | 第82-87页 |
·动量输运系数的表达式 | 第82-83页 |
·表观剪切应力计算 | 第83页 |
·动量输运系数的计算及应用 | 第83-86页 |
·动量输运系数与相对水深及滩槽宽度比的关系 | 第83-85页 |
·动量输运系数关系式有效性的验证 | 第85-86页 |
·结论 | 第86-8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8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7-89页 |
4 复式河槽过流能力 | 第89-111页 |
·前言 | 第89-90页 |
·复式河槽流量计算方法比较与分析 | 第90-101页 |
·计算流量的各种方法 | 第90-95页 |
·单一河槽法(SCM) | 第90页 |
·等速剖分法(EVDM) | 第90-91页 |
·断面分割法(CSDM) | 第91页 |
·断面叠加法(SCSM) | 第91-92页 |
·谢汉祥法(XHXM) | 第92页 |
·动量传递法(MTM) | 第92页 |
·童汉毅法(THYM) | 第92-93页 |
·河槽协同度方法(COHM) | 第93-94页 |
·Shiono & Knight 方法(SKM) | 第94-95页 |
·比较与分析 | 第95-100页 |
·各种流量计算方法比较 | 第95-97页 |
·流量分配计算 | 第97页 |
·二次流对过流能力及流量分配的影响 | 第97-100页 |
·结论 | 第100-101页 |
·复式河槽过流能力非线性研究 | 第101-107页 |
·阻力系数分析 | 第101-104页 |
·过流能力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| 第104-105页 |
·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应用 | 第105页 |
·结论 | 第105-10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0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07-111页 |
5 植被作用下的复式河槽水流特性 | 第111-131页 |
·前言 | 第111-112页 |
·试验概况 | 第112-115页 |
·流速分布 | 第115-119页 |
·植物类型对时均流速分布的影响 | 第115-118页 |
·床面底坡对时均流速分布的影响 | 第118页 |
·流速等值线 | 第118-119页 |
·结论 | 第119页 |
·二次流及雷诺应力特性 | 第119-122页 |
·二次流特性 | 第119-121页 |
·雷诺应力特性 | 第121-122页 |
·结论 | 第122页 |
·漫滩水流紊动的随机特性 | 第122-128页 |
·流速分布 | 第123-125页 |
·脉动流速 | 第123-124页 |
·时均流速 | 第124-125页 |
·动量交换及紊动表观剪切应力 | 第125-127页 |
·紊动强度 | 第127-128页 |
·结论 | 第12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28-12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29-131页 |
6 全动床复式河槽水流阻力及泥沙输移特性 | 第131-159页 |
·前言 | 第131-132页 |
·试验概况 | 第132-134页 |
·大型试验水槽 | 第132页 |
·推移质的采集 | 第132-133页 |
·水位流量关系的测量 | 第133页 |
·流速测量 | 第133页 |
·床面形态及河宽调整的测量 | 第133-134页 |
·床沙取样 | 第134页 |
·水流阻力分析 | 第134-139页 |
·能量损失 | 第134-135页 |
·阻力系数 | 第135-139页 |
·河床变形分析 | 第139-143页 |
·河宽调整 | 第139-141页 |
·稳定河宽沿程变化 | 第141页 |
·河道冲淤变化 | 第141-143页 |
·推移质输沙率 | 第143-154页 |
·推移质输沙率随时间的变化特性 | 第143-144页 |
·推移质输沙率公式的推导 | 第144-149页 |
·单调递增趋势段推移质输沙率公式 | 第145-147页 |
·单调递减趋势段推移质输沙率公式 | 第147-149页 |
·式(6-54) 中参数k1与k2敏感性分析 | 第149-150页 |
·推移质输沙率公式(6-54) 的应用 | 第150-152页 |
·随机变量X 表达式的一般形式 | 第152-153页 |
·推移质中值粒径 | 第153-154页 |
·床沙中值粒径 | 第154-15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55-15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56-159页 |
7 结论 | 第159-163页 |
·主要结论 | 第159-161页 |
·进一步的研究展望 | 第161-163页 |
创新点自评 | 第163-165页 |
作者简历 | 第165页 |
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 | 第165-168页 |
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165-166页 |
主研的科研项目 | 第166-167页 |
获奖情况 | 第167-168页 |
致谢 | 第16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