刑事审判程序的经济分析
导论 | 第1-9页 |
第一部分 刑事审判程序的经济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| 第9-23页 |
一、 基本假定 | 第9-11页 |
(一) 最大化行为的假定 | 第9页 |
(二) 有限理性的假定 | 第9-10页 |
(三) 偏好稳定和多样性的假定 | 第10页 |
(四) 机会主义行为倾向的假定 | 第10-11页 |
二、 法经济学分析的主要理论 | 第11-18页 |
(一) 科斯定理 | 第11-15页 |
(二) 波斯纳的财富最大化理论 | 第15-18页 |
三、 法经济学分析的主要研究方法 | 第18-23页 |
(一) 实证分析方法与规范分析方法 | 第19页 |
(二) 均衡分析方法 | 第19-20页 |
(三) 静态分析和比较静态分析及动态分析的方法 | 第20-21页 |
(四) 边际分析方法 | 第21页 |
(五) 经济模型的分析方法 | 第21-23页 |
第二部分 刑事审判程序的成本分析 | 第23-66页 |
一、 成本理论 | 第23-34页 |
(一) 经济学中的成本理论 | 第23-28页 |
(二) 生产正义的成本的含义、分类 | 第28-33页 |
(三) 刑事审判程序成本的性质与特征 | 第33-34页 |
二、 成本政策 | 第34-66页 |
(一) 最优生产要素组合 | 第34-36页 |
(二) 刑事审判程序成本政策 | 第36-66页 |
结论 | 第66-67页 |
主要参考资料 | 第67-70页 |
后记 | 第7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