引言 | 第1-7页 |
第一章 农村合作金融的特点与我国欠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社的发展 | 第7-23页 |
一、 农村合作金融的发展特点 | 第7-18页 |
(一) 农村合作金融概念 | 第7-9页 |
(二) 农村合作金融的起源 | 第9-11页 |
(三) 农村合作金融的发展历程 | 第11-12页 |
(四) 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的特点 | 第12-18页 |
二、 我国欠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社发展 | 第18-23页 |
(一) 我国欠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社发展现状 | 第18-19页 |
(二) 我国欠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社发展的特点 | 第19-23页 |
第二章 我国欠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社发展面临的困境和主要问题 | 第23-35页 |
一、 产权制度问题 | 第23-26页 |
二、 经营体制问题 | 第26-27页 |
三、 历史包袱问题 | 第27-29页 |
四、 金融服务手段问题 | 第29页 |
五、 法律、规章及其他政策配套问题 | 第29-32页 |
六、 经营观念、理念问题 | 第32-33页 |
七、 社会信用及运作环境问题 | 第33-35页 |
第三章 进一步改革、发展欠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社的对策建议 | 第35-53页 |
一、 树立为“三农”服务宗旨,坚持按合作制进行规范 | 第35-40页 |
(一) 欠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社应当定位于“三农” | 第35-36页 |
(二) 欠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礼改革必须坚持合作制方向 | 第36-40页 |
二、 以合作制为目标,进行产权制度创新,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| 第40-43页 |
(一) 产权制度的创新 | 第40-42页 |
(二)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| 第42-43页 |
三、 建立适应欠发达地区的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 | 第43-45页 |
(一) 保持基层社法人地位 | 第43-44页 |
(二) 建立符合欠发达地区的农村信用社行业管理体制 | 第44-45页 |
四、 采取措施,积极化解农村信用社的历史包袱 | 第45-46页 |
五、 加强立法和政策扶持 | 第46-48页 |
(一) 加快合作金融立法 | 第46-47页 |
(二) 制定有利于信用社休养生息、持续发展的扶持政策 | 第47-48页 |
六、 建立良好的信用和运作环境 | 第48-50页 |
(一) 营造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 | 第48页 |
(二) 优化执法环境 | 第48-49页 |
(三) 构建农村信用社存款保险制度 | 第49-50页 |
七、 人民银行要加强农村信用社过渡时期的管理 | 第50-53页 |
结束语 | 第53-54页 |
后记 | 第54-55页 |
主要参考资料 | 第55-5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