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0页 |
引言 | 第10-19页 |
一、选题背景和意义 | 第10-12页 |
(一) 选题背景 | 第10-11页 |
(二) 选题意义 | 第11-12页 |
二、研究目的 | 第12页 |
三、金融危机理论综述 | 第12-15页 |
(一) 银行危机理论 | 第12-14页 |
(二) 金融全球化背景下的三代金融危机模型 | 第14-15页 |
四、美国次贷危机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| 第15-17页 |
五、研究思路和方法 | 第17页 |
六、论文框架结构 | 第17-18页 |
七、本文创新点 | 第18-19页 |
一、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及其证券化过程简介 | 第19-32页 |
(一) 美国次级抵押贷款与初级衍生品简介 | 第19-25页 |
1. 美国的住房抵押贷款市场 | 第19-22页 |
2. 次级抵押贷款的证券化 | 第22-25页 |
(二) 次级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的再证券化 | 第25-32页 |
1. 担保债务权证简介(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s,CDO) | 第25-30页 |
2. CDO产品的市场概况 | 第30-32页 |
二、美国次贷危机成因分析 | 第32-52页 |
(一) 监管放松与金融自由化 | 第32-39页 |
1. 对金融衍生产品监管不足 | 第34-35页 |
2. 对金融机构监管不足 | 第35-39页 |
(二) 金融创新过度 | 第39-47页 |
1. 对借款人的影响 | 第42-43页 |
2. 对投资机构的影响 | 第43-44页 |
3. 对对冲基金的影响 | 第44-47页 |
(三) 金融创新机制中的道德风险 | 第47-52页 |
1. 贷款发放机构的道德风险 | 第47-49页 |
2. 次级贷款借款人的道德风险 | 第49页 |
3. 投资银行的道德风险 | 第49-50页 |
4. 中介机构的道德风险 | 第50-52页 |
三、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| 第52-60页 |
(一) 危机对中国实体经济的影响 | 第52-55页 |
1. 出口形势严峻 | 第52-53页 |
2. 企业投资意愿和能力减弱 | 第53-54页 |
3. 居民消费下降 | 第54-55页 |
(二) 危机对中国金融体系的影响 | 第55-60页 |
1. 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| 第55-56页 |
2. 对外汇储备的影响 | 第56-57页 |
3. 对中国金融机构的直接影响 | 第57页 |
4. 对中国房贷市场的影响 | 第57-60页 |
四、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的借鉴 | 第60-69页 |
(一) 对中国房贷市场的政策建议 | 第60-63页 |
1. 完善风险控制制度 | 第61-62页 |
2. 政策性与商业性房贷产品的分离 | 第62页 |
3. 重新审视住房抵押贷款 | 第62-63页 |
(二) 对中国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的政策建议 | 第63-69页 |
1. 全面认识金融创新 | 第63-64页 |
2. 坚持金融创新的谨慎原则 | 第64页 |
3. 健全金融监管体系 | 第64-69页 |
五、结论及展望 | 第69-7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1-75页 |
致谢 | 第75-76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7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