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--金属学与热处理论文--金属腐蚀与保护、金属表面处理论文--金属腐蚀理论论文

Vibrio Natriegens对海洋金属腐蚀的影响及抗点蚀方法研究

摘要第1-8页
Abstract第8-15页
第一章 绪论第15-37页
 1. 引言第15-16页
 2. 微生物腐蚀研究进展第16-33页
   ·腐蚀机理第17-23页
   ·微生物腐蚀研究技术第23-29页
   ·生物污损和微生物腐蚀防护技术第29-33页
 3. 本研究的意义和主要内容第33-37页
   ·课题的提出第33页
   ·本论文主要创新点第33-34页
   ·研究内容第34-37页
第二章 分子生物学分析第37-47页
 1. 引言第37-38页
 2. 实验部分第38-42页
   ·实验材料的准备第38-39页
   ·实验方法第39-42页
 3. 结果与讨论第42-45页
   ·细菌种类的鉴定第42-43页
   ·细菌生长曲线的测定第43-44页
   ·细菌形貌观察第44-45页
 4. 小结第45-47页
第三章 金属在天然海水中浸泡初期的腐蚀研究第47-61页
 1. 引言第47-48页
 2. 实验部分第48-49页
   ·实验介质第48页
   ·实验电极的准备第48页
   ·实验方法第48-49页
 3. 实验部分第49-60页
   ·微生物膜对腐蚀电位的影响第49-51页
   ·电化学阻抗谱的测试第51-60页
 4. 小结第60-61页
第四章 V. natriegens对不锈钢腐蚀的影响第61-75页
 1. 引言第61-62页
 2. 实验部分第62-64页
   ·实验材料的准备第62-63页
   ·V. natriegens在不锈钢表面附着的原子力显微镜观察第63页
   ·电化学测试V. natriegens影响下不锈钢的腐蚀行为第63页
   ·腐蚀形貌和腐蚀产物分析第63-64页
 3. 结果与讨论第64-73页
   ·V. natriegens在不锈钢表面附着的原子力显微镜观察第64-65页
   ·腐蚀电位随时间的变化第65-66页
   ·电化学阻抗谱测试第66-69页
   ·动电位极化曲线测试第69-70页
   ·不锈钢在富集V. natriegens中的扫描电镜观察和能谱分析第70-73页
 4. 小结第73-75页
第五章 V. natriegens对铜腐蚀的影响第75-87页
 1. 引言第75-76页
 2. 实验部分第76-77页
   ·实验材料的准备第76页
   ·V. natriegens在铜表面附着的原子力显微镜观察第76页
   ·电化学测试V. natriegens影响下铜的腐蚀行为第76页
   ·腐蚀形貌和腐蚀产物分析第76-77页
 3. 结果与讨论第77-86页
   ·V. natriegens在铜表面附着的原子力显微镜观察第77-78页
   ·腐蚀电位随时间的变化第78页
   ·交流阻抗谱测试第78-81页
   ·动电位极化曲线测试第81-84页
   ·铜在富集V. natriegens中的扫描电镜观察和能谱分析第84-86页
 4. 小结第86-87页
第六章 固氮作用对金属腐蚀的影响第87-103页
 1. 引言第87-88页
 2. 实验部分第88-89页
   ·实验材料的准备第88-89页
   ·电化学测试固氮作用对金属腐蚀的影响第89页
   ·腐蚀形貌和腐蚀产物分析第89页
 3. 结果与讨论第89-102页
   ·固氮作用对不锈钢腐蚀的影响第89-96页
   ·固氮作用对铜腐蚀的影响第96-102页
 4. 小结第102-103页
第七章 羧甲基壳聚糖缓蚀性能研究第103-129页
 1. 引言第103-105页
 2. 实验部分第105-107页
   ·实验材料的准备第105页
   ·CMCT抑菌性实验第105-106页
   ·CMCT缓蚀性能实验第106-107页
   ·CMCT在碳钢表面的量子化计算与吸附第107页
 3. 结果与讨论第107-128页
   ·CMCT抑菌性实验第107-109页
   ·CMCT缓蚀性能研究第109-119页
   ·CMCT+Cu~(2+)对碳钢缓蚀作用的研究第119-128页
 4. 小结第128-129页
第八章 结论与展望第129-133页
 1. 本论文的主要结论第129-132页
 2. 今后的研究展望第132-133页
参考文献第133-149页
个人简历第149页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第149-151页
致谢第151页

论文共15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藻间相互作用及其对CO2加富的响应研究
下一篇:波浪作用下埕岛油田海底管线稳定性数值分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