致谢 | 第1-6页 |
中文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0页 |
1 引言 | 第10-13页 |
·选题背景 | 第10-12页 |
·传统的C/S模型和P2P模型的比较 | 第10-11页 |
·P2P技术的传输原理 | 第11-12页 |
·本文的主要工作 | 第12-13页 |
2 P2P简介 | 第13-25页 |
·P2P系统的发展 | 第13-19页 |
·无结构型P2P系统 | 第13-15页 |
·结构型P2P系统 | 第15-19页 |
·P2P的优势 | 第19-20页 |
·P2P的关键技术 | 第20-21页 |
·P2P的应用 | 第21-23页 |
·P2P技术目前面临的问题 | 第23-24页 |
·P2P的发展趋势 | 第24-25页 |
3 Kad网络的基本理论 | 第25-38页 |
·背景知识 | 第25-28页 |
·eMule和BT | 第25-26页 |
·eMule和BT中的DHT算法 | 第26-28页 |
·Kademlia协议的原理 | 第28-38页 |
·系统描述 | 第28-30页 |
·节点的ID和节点之间的距离 | 第30-31页 |
· | 第31页 |
·关于K桶 | 第31-34页 |
·协议操作类型 | 第34页 |
·在Kad网络中如何寻找某特定的节点 | 第34-36页 |
·Kad网络中节点的更新 | 第36-38页 |
4 基于Kademlia算法的Overnet网络的研究 | 第38-54页 |
·Overnet网络的查询搜索过程 | 第38-40页 |
·实验环境与条件 | 第40-41页 |
·网络规模的研究 | 第41-42页 |
·返回IP的有效性 | 第42-44页 |
·网络中的共享文件类型统计 | 第44-45页 |
·对应多个ID的特殊IP的统计 | 第45-47页 |
·一个IP对应多个端口的分析 | 第47-49页 |
·接收外部IP信息的时间特性 | 第49-50页 |
·伪造ID身份的作用及影响 | 第50-54页 |
·伪造ID对IP增加速率的影响 | 第51-53页 |
·伪造ID的效果 | 第53-54页 |
5 结束语 | 第54-5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5-57页 |
作者简历 | 第57-59页 |
学位论文数据集 | 第5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