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致谢 | 第1-6页 |
| 中文摘要 | 第6-7页 |
| ABSTRACT | 第7-11页 |
| 1 引言 | 第11-18页 |
| ·青藏铁路GSM-R通信系统 | 第11-15页 |
| ·青藏铁路GSM-R系统构成 | 第12-13页 |
| ·青藏铁路GSM-R系统频率规划现状 | 第13-15页 |
| ·青藏铁路GSM-R系统实现的主要业务 | 第15页 |
| ·青藏铁路GMS-R系统的干扰问题 | 第15-16页 |
| ·论文主要工作与贡献 | 第16-18页 |
| 2 GSM-R系统干扰相关概念与分析模型 | 第18-27页 |
| ·GSM-R干扰类型 | 第18-22页 |
| ·从频段角度分类 | 第18-19页 |
| ·从频点角度分类 | 第19-21页 |
| ·从干扰源角度分类 | 第21-22页 |
| ·GSM-R无线通信资源环境与正常通信条件 | 第22-23页 |
| ·GSM-R电波传播模型 | 第23-27页 |
| ·无线电波传播特性 | 第23-24页 |
| ·GSM-R系统中的电波传播模型 | 第24-27页 |
| 3 青藏铁路GSM-R系统干扰分析 | 第27-49页 |
| ·系统外部干扰分析 | 第27-30页 |
| ·中国移动GSM网络对GSM-R系统的干扰 | 第27页 |
| ·中国联通CDMA网络对GSM-R系统的干扰分析 | 第27-30页 |
| ·系统内部干扰分析 | 第30-49页 |
| ·网内同频干扰分析 | 第31-33页 |
| ·网内邻频干扰分析 | 第33-36页 |
| ·同邻频干扰区段分析 | 第36-41页 |
| ·光纤直放站干扰分析 | 第41-49页 |
| 4 青藏铁路同频干扰协调-单天线干扰删除技术分析与仿真 | 第49-68页 |
| ·GSM-R采用SAIC技术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与仿真 | 第50-57页 |
| ·SAIC对系统性能提高的理论分析 | 第50-51页 |
| ·蜂窝小区中同频干扰的仿真 | 第51-54页 |
| ·链状分布小区中同频干扰的仿真 | 第54-57页 |
| ·单天线干扰删除算法及其仿真结果 | 第57-65页 |
| ·GSM帧格式以及调制方法 | 第58-59页 |
| ·多用户信道估计 | 第59-60页 |
| ·基于Viterbi思想的JMLSE的SAIC检测算法 | 第60-62页 |
| ·GSM-R中SAIC检测算法的链路仿真结果 | 第62-65页 |
| ·GSM-R系统中抗干扰技术 | 第65-68页 |
| ·网络规划中干扰防护措施 | 第66-67页 |
| ·物理层干扰防护措施 | 第67-68页 |
| 5 结论与展望 | 第68-70页 |
| ·结论 | 第68-69页 |
| ·展望 | 第69-70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70-72页 |
| 作者简历 | 第72-74页 |
| 学位论文数据集 | 第7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