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交通运输论文--铁路运输论文--铁路线路工程论文--线路构造论文--路基论文

高速列车作用下水泥改良粉土路基的动力特性研究

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10页
第一章 绪论第10-24页
   ·引言第10-11页
   ·水泥改良土填筑路基国内外现状第11-12页
   ·水泥改良土静动特性国内外现状第12-17页
     ·静力特性的研究第12-15页
     ·动力特性的研究第15-17页
   ·水泥改良土静动力本构模型研究现状第17-18页
   ·轨道路基动力响应研究现状第18-21页
   ·研究内容第21-22页
   ·论文创新点第22-24页
第二章 水泥改良粉土的击实特性的试验研究第24-32页
   ·概述第24页
   ·国内外水泥改良土击实标准和试验方法第24-26页
   ·延迟效应下的击实特性第26-30页
     ·试验设备及方案第26-28页
     ·延迟时间对干密度的影响第28-29页
     ·延迟时间对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第29-30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30-32页
第三章 冻融及干湿循环下水泥改良粉土的性状研究第32-47页
   ·概述第32页
   ·水泥改良粉土的冻融循环试验第32-40页
     ·试验设备及条件第33-34页
     ·试验方案第34-37页
     ·冻融循环后水泥改良粉土强度特性第37-40页
   ·水泥改良粉土干湿循环试验第40-45页
     ·试验设备及条件第41页
     ·试验方案第41-43页
     ·干湿循环后水泥改良粉土强度特性第43-45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45-47页
第四章 水泥改良粉土动力性能研究第47-103页
   ·概述第47页
   ·水泥改良土动三轴试验第47-53页
     ·试验设备及条件第48-49页
     ·水泥改良土破坏标准第49-50页
     ·试验方案第50-53页
   ·冻融循环作用下水泥改良粉土的动力特性第53-79页
     ·冻融循环下水泥改良粉土的孔压发展特性第53-61页
     ·冻融循环下水泥改良粉土的强度特性第61-65页
     ·冻融循环下水泥改良粉土的变形特性第65-70页
     ·冻融循环下水泥改良粉土的疲劳特性第70-79页
   ·干湿循环作用下水泥改良粉土动力特性第79-102页
     ·干湿循环下水泥改良粉土的孔压发展特性第79-86页
     ·干湿循环下水泥改良粉土的强度特性第86-89页
     ·干湿循环下水泥改良粉土的变形特性第89-94页
     ·干湿循环下水泥改良粉土的疲劳特性第94-102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102-103页
第五章 水泥改良粉土动力本构模型研究第103-125页
   ·概述第103-104页
   ·水泥改良土的结构性第104页
   ·试验方案第104-108页
     ·试验内容第104-105页
     ·试验方法第105-108页
   ·延迟时间及干湿循环下的等效线性模型第108-116页
     ·动应力—动应变关系第108-112页
     ·等效模量第112-114页
     ·等效阻尼比第114-116页
   ·延迟时间及冻融循环下的等效线性模型第116-123页
     ·动应力—动应变关系第116-120页
     ·等效模量第120-121页
     ·等效阻尼比第121-123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123-125页
第六章 水泥改良粉土路基动力响应研究第125-142页
   ·概述第125-126页
   ·轨道-路基结构动力耦合方程的建立第126-136页
     ·力学假定第126-127页
     ·动力耦合模型第127-136页
   ·动力耦合方程的解答第136-137页
   ·算例分析第137-140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140-142页
第七章 水泥改良粉土路基动力有限元分析第142-155页
   ·概述第142-143页
   ·基本假设第143页
   ·计算模型第143-145页
   ·本构模型选取第145-147页
   ·边界条件第147-148页
   ·其他问题第148页
   ·不同工况的求解第148-153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153-155页
第八章 结论及建议第155-160页
   ·结论第155-158页
   ·建议第158页
   ·进一步工作设想第158-160页
参考文献第160-168页
致谢第168-169页
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69-170页
详细摘要第170-190页

论文共19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加筋网垫在桩网结构路基中的计算方法研究
下一篇:土工格栅加筋土挡墙力学特性试验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