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9例肺间质纤维化中医证候学特征的临床研究
中文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英文缩略语 | 第7-8页 |
肺间质纤维化中医研究进展 | 第8-19页 |
1、病名 | 第8页 |
2、病因病机 | 第8-9页 |
3、辨证论治 | 第9-11页 |
·按证候类型辨证 | 第9-10页 |
·按病程阶段辨证 | 第10-11页 |
·按主症辨证 | 第11页 |
4、动物实验研究 | 第11-13页 |
·单味药物实验研究 | 第11页 |
·中药复方制剂实验研究 | 第11-13页 |
·针灸 | 第13页 |
5、临床实验研究 | 第13页 |
6、名老中医治疗肺纤维化经验 | 第13-1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5-19页 |
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| 第19-32页 |
1、病因 | 第19页 |
2、发病机制学说 | 第19-22页 |
·细胞因子学说 | 第19-20页 |
·T辅助细胞失衡学说 | 第20页 |
·局部肾素-血管紧张素-醛固酮系统失调学说 | 第20-21页 |
·Fas信号转导系统调动学说 | 第21-22页 |
·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向间质细胞转变学说 | 第22页 |
3、诊断学进展 | 第22-25页 |
·诊断方法 | 第23-24页 |
·ILD的临床诊断 | 第24-25页 |
4、治疗 | 第25-28页 |
·传统治疗 | 第25页 |
·抗纤维化治疗 | 第25页 |
·抗氧化剂 | 第25-26页 |
·大环类酯类抗生素 | 第26页 |
·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(ACEI) | 第26页 |
·抗蛋白酶类 | 第26-27页 |
·细胞因子治疗 | 第27页 |
·基因治疗 | 第27页 |
·肺移植 | 第27-2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28-32页 |
29 例肺间质纤维化中医证候学特征的临床研究 | 第32-58页 |
前言 | 第32页 |
目的 | 第32页 |
对象与方法 | 第32-36页 |
1 观察对象 | 第32-33页 |
2 西医诊断标准 | 第33-34页 |
3 中医证候诊断参考标准 | 第34-35页 |
4 纳入标准 | 第35页 |
5 排除标准 | 第35页 |
6 研究方法 | 第35-36页 |
结论及讨论 | 第36-58页 |
第一部分 中医症状比较结果统计 | 第36-46页 |
1 中医症状数据分析 | 第36-44页 |
2 结论 | 第44页 |
3 讨论 | 第44-46页 |
第二部分 中医证候学统计分析 | 第46-55页 |
1 中医症状各指标标准均值分析 | 第46-48页 |
2 中医证候聚类分析 | 第48-49页 |
3 类间比较 | 第49-52页 |
4 结论 | 第52-53页 |
5 讨论 | 第53-55页 |
第三部分 理化检查结果及统计学分析 | 第55-58页 |
1 理化检查结果数据分析 | 第55-56页 |
2 结论 | 第56-57页 |
3 讨论 | 第57-58页 |
致谢 | 第58-59页 |
个人简历 | 第59-60页 |
附录 | 第60-6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