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页 |
ABSTRACT | 第3-6页 |
第一章 引言 | 第6-12页 |
·选题背景及意义 | 第6-7页 |
·研究现状 | 第7-11页 |
·污闪特性 | 第7-8页 |
·泄漏电流特性 | 第8-10页 |
·湿润特性 | 第10页 |
·我国复合绝缘子护套成型工艺 | 第10-11页 |
·论文主要内容 | 第11-12页 |
第二章 人工污秽试验 | 第12-15页 |
·试品 | 第12页 |
·试验装置 | 第12-13页 |
·试验方法 | 第13页 |
·试验结果 | 第13-15页 |
第三章 两种温度下复合绝缘子泄漏电流特征量对比分析 | 第15-23页 |
·累积放电脉冲数目与累积放电量 | 第15-18页 |
·泄漏电流工频分量 | 第18-19页 |
·泄漏电流波形畸变率THD% | 第19-20页 |
·单位时间泄漏电流脉冲数目与幅值最大值 | 第20-22页 |
·小结 | 第22-23页 |
第四章 两种污秽及憎水性下复合绝缘子泄漏电流特征量对比分析 | 第23-28页 |
·污秽对复合绝缘子泄漏电流特征量的影响 | 第23-24页 |
·累积放电脉冲数目与累积放电量 | 第23页 |
·泄漏电流工频分量 | 第23页 |
·谐波畸变率THD% | 第23-24页 |
·单位时间内泄漏电流脉冲数目与最大脉冲幅值 | 第24页 |
·憎水性对复合绝缘子泄漏电流特征量的影响 | 第24-27页 |
·累积放电脉冲数目与累积放电量 | 第24-25页 |
·泄漏电流工频分量 | 第25-26页 |
·谐波畸变率THD% | 第26页 |
·单位时间内泄漏电流脉冲数目与最大脉冲幅值 | 第26-27页 |
·小结 | 第27-28页 |
第五章 复合绝缘子湿润特性建模及分析 | 第28-35页 |
·模型的提出 | 第28-31页 |
·模型构成 | 第28-29页 |
·建模步骤 | 第29-31页 |
·分析对象信息 | 第31页 |
·丧失憎水性试品的湿润模型 | 第31-32页 |
·憎水性充分迁移试品的湿润模型 | 第32-33页 |
·耐受与闪络试品的湿润模型对比研究 | 第33-34页 |
·小结 | 第34-35页 |
第六章 湿润过程复合绝缘子表面局部电场分析 | 第35-41页 |
·复合绝缘子表面局部电场计算模型 | 第35-36页 |
·水珠状态对复合绝缘子局部电场的影响计算 | 第36-37页 |
·电导率对复合绝缘子局部电场的影响计算 | 第37-38页 |
·环境温度对复合绝缘子局部电场的影响计算 | 第38-39页 |
·合膜逢对复合绝缘子局部电场的影响计算 | 第39-40页 |
·污湿环境中复合绝缘子闪络现象分析 | 第40-41页 |
第七章 结论 | 第41-4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2-46页 |
致谢 | 第46-47页 |
附录1 累积放电脉冲数目分档统计 | 第47-50页 |
附录2 累积放电量 | 第50-52页 |
附录3 泄漏电流工频分量 | 第52-56页 |
附录4 泄漏电流波形畸变率THD% | 第56-60页 |
附录5 单位时间泄漏电流脉冲数目与幅值最大值 | 第60-70页 |
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| 第7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