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濮凹陷北部成藏动力系统研究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9页 |
前言 | 第9-21页 |
1. 东濮凹陷成藏动力系统的地质背景 | 第21-34页 |
·研究区范围及区域构造位置 | 第21页 |
·地层沉积特征 | 第21-23页 |
·构造特征 | 第23-26页 |
·膏盐岩发育规律 | 第26-30页 |
·东营末期剥蚀厚度的恢复 | 第30-34页 |
2. 压力场与温度场研究 | 第34-60页 |
·异常压力研究方法 | 第34-37页 |
·东濮凹陷地层压力特征 | 第37-44页 |
·异常压力封存箱 | 第44-48页 |
·异常压力的成因 | 第48-51页 |
·东濮凹陷地温场特征 | 第51-60页 |
3. 成藏动力系统划分 | 第60-74页 |
·东濮凹陷成藏动力系统的划分依据 | 第60-61页 |
·成藏动力系统划分结果与特征 | 第61-65页 |
·输导体系研究 | 第65-74页 |
4. 成藏条件研究 | 第74-85页 |
·优质烃源岩与油气藏形成的关系 | 第74-79页 |
·储集条件 | 第79-81页 |
·盖层条件分析 | 第81-82页 |
·圈闭条件分析 | 第82-83页 |
·油气运移聚集条件 | 第83-85页 |
5. 成藏动力系统的成藏作用 | 第85-118页 |
·成藏期分析 | 第85-88页 |
·成藏动力系统的汇聚作用 | 第88-97页 |
·煤成烃成藏作用与二次生烃问题 | 第97页 |
·膏盐地区油气成藏特征 | 第97-105页 |
·成藏模式与典型子系统油气成藏史分析 | 第105-118页 |
6. 成藏规律与有利勘探目标评价 | 第118-126页 |
·东濮凹陷成藏动力系统的成藏规律 | 第118-120页 |
·箱上成藏动力子系统的勘探目标 | 第120-122页 |
·下箱和箱下成藏动力子系统的勘探目标 | 第122-126页 |
结论与建议 | 第126-129页 |
致谢 | 第129-13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30-133页 |
附录 | 第13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