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9页 |
缩写符号对照表 | 第9-10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3页 |
·共振光散射技术的建立 | 第10页 |
·共振光散射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| 第10-11页 |
·有机染料与生物大分子的作用 | 第11页 |
·药物分析方面的作用 | 第11页 |
·在其他方面的应用 | 第11页 |
·共振光散射技术的改进 | 第11页 |
·本文研究内容的确定 | 第11-13页 |
第二章 双苯甲亚胺与DNA作用的共振光散射特征及其分析应用 | 第13-21页 |
·引言 | 第13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13-15页 |
·主要仪器与试剂 | 第13-14页 |
·实验步骤 | 第14-15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15-20页 |
·光谱特征 | 第15-17页 |
·实验条件的优化 | 第17-18页 |
·共存物质的影响 | 第18-19页 |
·标准曲线和合成样品的分析 | 第19-20页 |
·结论 | 第20-21页 |
第三章 Hoechst33258散射荧光比率法测定DNA | 第21-28页 |
·引言 | 第21页 |
·主要仪器与试剂 | 第21-22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22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22-27页 |
·光谱特征 | 第22-23页 |
·比率分析法的定量基础 | 第23-24页 |
·实验条件的优化 | 第24-25页 |
·干扰物质的影响 | 第25-26页 |
·分析参数及样品测定 | 第26-27页 |
·结论 | 第27-28页 |
第四章 牛血清白蛋白纳米粒子做载体时金霉素缓释药物研究 | 第28-36页 |
·引言 | 第28-31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31-32页 |
·仪器与试剂 | 第31页 |
·细菌的培养及纳米药物的合成 | 第31页 |
·实验步骤 | 第31-32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32-35页 |
·结论 | 第35-36页 |
第五章 全文总结及展望 | 第36-37页 |
附录 硕士期间已完成论文 | 第37-3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8-46页 |
致谢 | 第4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