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3页 |
| Abstract | 第3-4页 |
| 中文文摘 | 第4-8页 |
| 第1章 绪论:研究缘起及课题意义 | 第8-14页 |
| ·研究缘起 | 第8-9页 |
| ·课题意义 | 第9-14页 |
| 第2章 朱自清的文本细读观 | 第14-26页 |
| ·朱自清的阅读观—文本细读观 | 第14-17页 |
| ·朱自清文本细读观的西方理论来源 | 第17-19页 |
| ·朱自清文本细读观与中国传统文论的关系 | 第19-21页 |
| ·朱自清文本细读观的主要内容 | 第21-26页 |
| 第3章 朱自清的文本细读观在其语文教育实践中的体现 | 第26-34页 |
| ·朱自清的语文教育经历 | 第26-27页 |
| ·课文应该分析的咀嚼 | 第27-29页 |
| ·细读式的问题与讨论 | 第29-30页 |
| ·教材编撰中的细读实践 | 第30-34页 |
| 第4章 《开明文言读本》中朱自清细读观的体现 | 第34-52页 |
| ·《开明文言读本》的体例及其细读的七个方面 | 第34-35页 |
| ·《开明文言读本》对字词注解很详细 | 第35-37页 |
| ·通过细读领悟文章的表达技巧 | 第37-41页 |
| ·对文章内容理解的细致、清晰 | 第41-44页 |
| ·采用比较的方法,是细读的一个体现 | 第44-46页 |
| ·对古人细读评点的继承和发展 | 第46-48页 |
| ·下判断不笼统 | 第48-49页 |
| ·质疑,批评文之不足 | 第49-52页 |
| 结论 | 第52-56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6-59页 |
|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| 第59-60页 |
| 致谢 | 第60-61页 |
| 个人简历 | 第61-6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