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8页 |
Abstract | 第8-10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23页 |
·引言 | 第10-11页 |
·生物多样性的研究 | 第11-12页 |
·遗传多样性 | 第11页 |
·物种多样性 | 第11-12页 |
·生态系统多样性 | 第12页 |
·物种多样性研究进展 | 第12-14页 |
·生态系统多样性研究进展 | 第14-15页 |
·生物多样性与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关系的研究进展 | 第15-17页 |
·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的一般概念 | 第15页 |
·生物多样性与生产力关系的若干观点 | 第15-17页 |
·树木生物量研究 | 第17-18页 |
·树木个体生长的研究 | 第18-19页 |
·林分生长量的研究 | 第19-21页 |
·径阶分布模型 | 第19-20页 |
·林分生长与收获模型的发展趋势 | 第20-21页 |
·华北落叶松植物学特征 | 第21-22页 |
·华北落叶松研究现状 | 第22-23页 |
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| 第23-31页 |
·研究区自然概况 | 第23-24页 |
·地理位置 | 第23页 |
·气候特征 | 第23页 |
·土壤 | 第23页 |
·社会经济概况 | 第23-24页 |
·研究区植被概况 | 第24页 |
·森林资源状况 | 第24-26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26-31页 |
·样方选择与设置 | 第26-27页 |
·样方调查内容 | 第27页 |
·多样性指数的选择与计算 | 第27-28页 |
·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物量和生产力的估算 | 第28-29页 |
·土壤养分的测定方法 | 第29页 |
·华北落叶松五年生长过程的拟合 | 第29页 |
·华北落叶松林分生长的直接估算法 | 第29-31页 |
第三章 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多样性、生产力及土壤养分状况 | 第31-39页 |
·人工华北落叶松林多样性格局 | 第31-32页 |
·不同林分类型物种丰富度及总数量 | 第31-32页 |
·灌木层和草本层物种多样性 | 第32页 |
·各类型林分生物量与生产力 | 第32-34页 |
·物种多样性与生产力的关系 | 第34页 |
·三种群落类型土壤养分状况的比较分析 | 第34-37页 |
·表层土壤的养分状况 | 第35-37页 |
·土壤剖面的养分状况 | 第37页 |
·小结 | 第37-39页 |
第四章 华北落叶松林个体和林分生长量的研究 | 第39-48页 |
·华北落叶松个体生长 | 第39-42页 |
·胸径生长 | 第39页 |
·树高生长 | 第39-40页 |
·材积生长 | 第40-41页 |
·华北落叶松五年的生长模型拟合 | 第41-42页 |
·华北落叶松林分生长量的估算 | 第42-47页 |
·直径生长量的测定与计算 | 第42-44页 |
·绘制累计株数分布图 | 第44页 |
·确定移动比 | 第44页 |
·林分生长量的求算 | 第44-47页 |
·小结 | 第47-48页 |
第五章 结论 | 第48-52页 |
·结论与讨论 | 第48-50页 |
·建议 | 第50-52页 |
·对六盘山林区植被恢复实践的建议 | 第50页 |
·对未来研究工作的建议 | 第50-5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2-58页 |
致谢 | 第5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