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6页 |
英文摘要 | 第6-7页 |
前言 | 第7-8页 |
一、服务原产地的规则概述 | 第8-15页 |
(一) 国际服务贸易的概念 | 第8-10页 |
1.国际服务贸易的概念 | 第8-9页 |
2.国际服务贸易与服务的国际化概念的辨析 | 第9-10页 |
(二) 服务原产地规则的概念 | 第10-11页 |
1.原产地的概念 | 第10页 |
2.服务原产地规则的概念 | 第10-11页 |
(三) 服务原产地规则的种类 | 第11-13页 |
1.完全原产地规则和部分原产地规则 | 第11页 |
2.进口原产地规则和出口原产地规则 | 第11页 |
3.优惠性原产地规则和非优惠性服务原产地规则 | 第11-12页 |
4.国家原产地规则和地区性原产地规则 | 第12-13页 |
(四) 服务原产地规则的作用 | 第13-15页 |
1.服务原产地规则在国际贸易中的积极作用 | 第13-14页 |
2.服务原产地规则在国际贸易中的消极作用 | 第14-15页 |
二、服务原产规则的历史演变 | 第15-28页 |
(一) 服务原产规则在国际公约的历史演变 | 第15-19页 |
1.GATT的规定 | 第15-16页 |
2.《京都公约》的规定 | 第16-17页 |
3.《原产地规则协定》的规定 | 第17-18页 |
4.《服务贸易总协定》的规定 | 第18-19页 |
(二) 《服务贸易总协定》确认服务原产地规则的价值取向 | 第19-28页 |
1."跨境交付"和"境外消费" | 第19-21页 |
2."商业存在"和"自然人流动" | 第21-22页 |
3.GATS在提供服务的自然人来源地确认上分别采用"国籍"与"永久居留权"标准 | 第22-25页 |
4.GATS法人服务提供者原产地的认定 | 第25-28页 |
三、服务原产地规则对中国的意义 | 第28-32页 |
(一) 我国服务贸易及服务原产地规则的现状 | 第28-29页 |
1.我国服务贸易的现状 | 第28-29页 |
2.我国服务原产地规则的现状 | 第29页 |
(二) 中国制定服务原产地规则的必要性 | 第29-32页 |
1.规则的制订者总是规则的受益者 | 第29-30页 |
2.制定服务原产地规则是服务贸易自身特点的要求 | 第30-31页 |
3.有利于预防我国和外国的服务贸易摩擦 | 第31-32页 |
四、CEPA对服务原产地规则的探索 | 第32-35页 |
(一) CEPA中服务提供者的种类 | 第32-33页 |
(二) CEPA中市场准入行业和相应条件 | 第33-34页 |
(三) CEPA中服务提供者的定义和资格审核 | 第34-35页 |
五、我国服务原产地规则的构建 | 第35-44页 |
(一) 服务原产地规则的原则 | 第35-38页 |
1.最惠国待遇原则 | 第35-36页 |
2.国民待遇原则 | 第36页 |
3.市场准入原则 | 第36-37页 |
4.透明度原则 | 第37-38页 |
5.对等原则 | 第38页 |
(二) 我国服务原产地规则的种类 | 第38-39页 |
1.完全原产和部分原产地规则 | 第38页 |
2.优惠性和非优惠性服务原产地规则 | 第38-39页 |
3.国家和地区性服务原产地规则 | 第39页 |
(三) 我国服务原产地规则的具体标准 | 第39-44页 |
1.确认"跨境交付"原产地的标准 | 第39-40页 |
2.确认"境外消费"原产地的标准 | 第40-41页 |
3.确认"商业存在"原产地的标准 | 第41-42页 |
4.确认"自然人流动"原产地的标准 | 第42-43页 |
5.确认海运服务原产地的标准 | 第43-44页 |
结论 | 第44-45页 |
致谢 | 第45-46页 |
主要参考文献 | 第46-49页 |
附录 | 第49-5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