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4页 | 
| ABSTRACT | 第4-9页 | 
| 1 绪论 | 第9-16页 | 
| ·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| 第9-10页 | 
| ·选题背景 | 第9页 | 
| ·研究意义 | 第9-10页 | 
| ·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10-13页 | 
| ·国外低碳城市研究进展 | 第10-12页 | 
| ·国内低碳城市研究进展 | 第12-13页 | 
| ·论文的研究内容、方法与技术路线 | 第13-16页 | 
| ·论文的主要内容 | 第13-14页 | 
| ·论文的研究方法 | 第14-15页 | 
| ·论文的技术路线 | 第15-16页 | 
| 2 西安市低碳城市建设现状分析 | 第16-31页 | 
| ·西安市二氧化碳排放现状 | 第16-20页 | 
| ·城市二氧化碳排放来源 | 第16页 | 
| ·西安市二氧化碳排放现状 | 第16-20页 | 
| ·二氧化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 | 第20-28页 | 
| ·人口规模 | 第21页 | 
| ·经济增长 | 第21-23页 | 
| ·城市扩张 | 第23-24页 | 
| ·能源效率 | 第24-26页 | 
| ·碳排放强度 | 第26-28页 | 
| ·西安市建设低碳城市存在的问题 | 第28-31页 | 
| ·自然系统层面 | 第28页 | 
| ·经济系统层面 | 第28-29页 | 
| ·社会系统层面 | 第29-31页 | 
| 3 西安建设低碳城市的目标及发展模式 | 第31-41页 | 
| ·西安建设低碳城市的总体目标 | 第31-32页 | 
| ·全国的总控制目标 | 第31页 | 
| ·西安市的总控制目标 | 第31-32页 | 
| ·西安建设低碳城市的阶段目标 | 第32-39页 | 
| ·区域目标 | 第32页 | 
| ·时间目标 | 第32-39页 | 
| ·西安建设低碳城市的三大碳排放领域目标 | 第39-41页 | 
| ·低碳产业 | 第39-40页 | 
| ·低碳交通 | 第40页 | 
| ·低碳建筑 | 第40-41页 | 
| 4 西安市低碳城市建设途径研究 | 第41-57页 | 
| ·发展低碳型工业 | 第41-44页 | 
| ·工业碳排放量测算 | 第41页 | 
| ·碳排放影响因素 | 第41-43页 | 
| ·减排措施 | 第43-44页 | 
| ·推广低碳建筑 | 第44-49页 | 
| ·建筑碳排放量测算 | 第44-47页 | 
| ·碳排放影响因素 | 第47-48页 | 
| ·减排措施 | 第48-49页 | 
| ·发展低碳型交通 | 第49-54页 | 
| ·交通碳排放量测算 | 第49-50页 | 
| ·碳排放影响因素 | 第50-52页 | 
| ·减排措施 | 第52-54页 | 
| ·构建低能耗能源与低碳技术体系 | 第54-56页 | 
| ·低碳经济能源体系 | 第54-55页 | 
| ·低碳技术体系 | 第55-56页 | 
| ·发展碳汇技术 | 第56-57页 | 
| 5 西安市建设低碳城市的运行机制与政策保障体系 | 第57-70页 | 
| ·西安市建设低碳城市的机制构建 | 第57-68页 | 
| ·碳交易为主的碳市场机制 | 第59-63页 | 
| ·碳税为主的生态补偿机制 | 第63-66页 | 
| ·碳金融激励机制 | 第66-67页 | 
| ·政府监督机制 | 第67-68页 | 
| ·西安市建设低碳城市的政策保障 | 第68-70页 | 
| ·加强二氧化碳减排的宣传工作 | 第68页 | 
| ·加强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管作用 | 第68页 | 
| ·运用与能源相关的税收、补贴和资助等财政手段促进节能减排 | 第68-69页 | 
| ·排放限额的基础上鼓励碳排放交易 | 第69页 | 
| ·充分利用国际机制加速低碳技术引进 | 第69-70页 | 
| 6 结论 | 第70-71页 | 
| ·总结 | 第70页 | 
| ·展望 | 第70-71页 | 
| 致谢 | 第71-72页 | 
| 参考文献 | 第72-74页 | 
|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7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