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4页 |
1 绪论 | 第14-27页 |
·引言 | 第14页 |
·植物抗冻研究 | 第14-24页 |
·冻害表现及其机理 | 第14-15页 |
·抗冻机制 | 第15-19页 |
·抗冻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| 第19-24页 |
·菊花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| 第24-25页 |
·露地菊的由来 | 第24页 |
·菊花转基因研究 | 第24-25页 |
·立题的目的和意义 | 第25-27页 |
2 露地菊抗冻品系的筛选及抗冻生理指标的分析 | 第27-43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27-31页 |
·试材 | 第27-28页 |
·试验方法 | 第28-31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31-41页 |
·露地菊抗冻品系的筛选 | 第31-34页 |
·生理生化指标分析筛选品系的抗冻性 | 第34-41页 |
·讨论 | 第41-42页 |
·植物的抗冻特性与遗传背景的相关性 | 第41页 |
·露地菊品系抗冻性与抗冻生理指标的关系 | 第41-4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2-43页 |
3 露地菊低温胁迫下蛋白质表达谱分析 | 第43-56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43-46页 |
·试材及处理方法 | 第43页 |
·仪器 | 第43页 |
·试剂 | 第43-44页 |
·主要数据库或生物信息学网站 | 第44页 |
·试验方法 | 第44-46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46-54页 |
·一维色谱聚焦分离总蛋白 | 第46-47页 |
·总蛋白二维液相色谱分离 | 第47-51页 |
·蛋白质的质谱鉴定 | 第51-54页 |
·讨论 | 第54-55页 |
·二维液相色谱技术分离蛋白质的影响因素分析 | 第54页 |
·差异蛋白质点的研究 | 第54-5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5-56页 |
4 抗冻基因的克隆及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| 第56-75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56-59页 |
·植物材料 | 第56页 |
·菌株和载体 | 第56-58页 |
·试验试剂 | 第58页 |
·试验设备 | 第58-59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59-65页 |
·PCR反应的引物设计 | 第59页 |
·拟南芥RNA的提取 | 第59页 |
·RT-PCR | 第59-61页 |
·PCR产物的纯化、亚克隆及测序 | 第61-63页 |
·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| 第63-65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65-73页 |
·拟南芥P5CS和AtproDH基因全长cDNA的克隆 | 第65-70页 |
·P5CS和AtproDH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| 第70-73页 |
·讨论 | 第73-74页 |
·AtproDH和P5CS基因在提高植物的脯氨酸水平中的作用 | 第73页 |
·Gateway克隆技术构建植物表达载体的优势 | 第73-7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74-75页 |
5 露地菊遗传转化体系的构建 | 第75-90页 |
·试材与方法 | 第75-81页 |
·试验材料 | 第75页 |
·试剂 | 第75页 |
·菌株和植物表达载体 | 第75-76页 |
·基本培养基 | 第76-77页 |
·试验方法 | 第77-81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81-88页 |
·不同品系最适分化培养基的选择 | 第81-84页 |
·叶龄对分化的影响 | 第84-85页 |
·激素组合对不定芽生根的影响 | 第85页 |
·潮霉素临界浓度的筛选 | 第85-86页 |
·P5CS基因在露地菊上的遗传转化 | 第86-88页 |
·讨论 | 第88页 |
·菊花再生体系建立的重要性及存在问题 | 第88页 |
·基因型、叶龄以及潮霉素等对菊花叶片外植体再生的影响 | 第8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88-90页 |
结论 | 第90-92页 |
建议与展望 | 第92-9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3-102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102-103页 |